“是啊,華電擁有的基礎擺在那兒。尤其是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這個項目,人家能拿出現成的技術。讓李建昆來主導這兩個項目,應該會是整個863計劃中最先出成績的,意義重大呀。”
“而且人家還不要錢,自行承擔所有費用,這能節省下來兩個項目的資金,能極大緩解財政壓力啊!”
被稱呼為老鄭的人,望向賴中民:
“我早說過,此人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賴中民噴出一口濃濃的白霧:“你倒是說說啊,怎麼個不簡單法?”
“我知之不詳,隻是大概了解到兩個情況。”
老鄭說:
“1、在確定863計劃包含的係列項目後,上麵有人調查過李建昆。”
“2、此人雖然在國內名聲不顯,但在港城,李建昆這個名字好像非同尋常。”
賴中民:“非同尋常?”
老鄭:“多的我不清楚,我也是道聽途說。”
賴中民深吸一口特供的華子,目露沉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
微風送來了首都的第一縷春意。
府邸內部的池塘畔,幾棵也不知道哪年種下的柳樹,枯敗許久的柳條上,悄然抽出了嫩芽。
可惜這樣久違的新綠,卻沒什麼人欣賞。
外人進不來。
《創業家》雜誌社的職工們,隨著雜誌銷量的不斷攀升,忙得昏天暗地,周末仍然在加班。
當然,大夥兒忙並快樂著。
一手打造出全國銷量第一的雜誌,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班也不白加。
他們的待遇都不好對外講,否則容易招人妒。
唯有李建昆和沈紅衣,既能堂而皇之地出現在這兒,又有這份閒情雅致。
沈紅衣禮拜天休息。
李建昆在等863計劃統籌部的通知。
左右周圍沒人,兩人牽著小手,漫步在池塘的岸邊,有說有笑。
第(2/3)頁
第(3/3)頁
這座府邸沈紅衣是常客,一來她的好閨蜜周嵐任《創業家》雜誌社的社長,二來,某人說,這地方是送給她的,包括雜誌社。
所以沈紅衣每次過來,都會感到濃濃的浪漫,以至於心情極好。
“現在我們報,也有點模仿《創業家》的意思,專門弄出一塊版麵,發布創業致富的信息。”
李建昆打趣道:“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沈紅衣拍了他一下,被這俏皮話逗得咯咯笑,遂想起手頭有篇稿子:
“嘿,你知道聯營嗎?”
“我可太知道了。”
“什麼呀,明明才剛出來。”
“你上大柵欄那邊問問,五十年代就玩過的,當時叫公私聯營,和現在搞的唯一的區彆在於:當時是順應時代,大家一起搞;如今想搞沒那麼簡單。”
李建昆頓了頓,收斂笑容,正色道:“不過,對於有創業誌向的人,或者想把鄉鎮企業做大的人來說,這至少是個機會。
“你要是做這方麵的報道,得從正麵引導宣傳。”
沈姑娘鼓鼓腮幫子,嘀咕了一句“你的消息可真靈通”。
一九八六年,我國正式出現“與國企聯營”這種商業形式。
在此之前,即使是有路子有膽量的人,想乾企業,往往也隻能找個集體掛靠。
搞鄉鎮和私人企業,難度非常大。
設備都是國企淘汰下來的,技術是周末請城裡師傅偷偷教的,市場是國企不屑於要的。
比如蘇泊爾,就是乘這波東風、搞聯營的典型。
蘇泊爾起先利用沈陽雙喜的技術和品牌,後來由於品牌使用費太高,甩開雙喜自己乾,倒是乾得風生水起。
沈姑娘在想稿子的時候。
李建昆戳在池塘邊,深嗅一口迎麵撲來的春風,愜意地眯起眼睛。
他嗅到一股躁動、蓬勃,和烈火烹油的氣息。
“啊卻!”
似乎,有人在惦記他。
……
……
東城,某條胡同,某座四合院裡。
賴中民握著黑色話筒,雙眼瞪得滾圓:
“你說什麼?
“李建昆是港城首富?!”
電話那頭傳來確定的聲音。
賴中民喃喃自語:“會不會是同名同姓?”
然後,又握緊話筒,對電話那頭問:
“那個港城首富李建昆,多大年紀?”
電話那頭傳來聲音:“很年輕,此人十分神秘,關於他的信息即使是媒體上都披露不多,不過我曾在報紙上見過一次他的照片,大概……還不到三十歲。”
賴中民:“!!!”
他呆滯半晌後,不知是對電話那頭說,還是對自己講:
“可是我讓你查的李建昆,他是內地人啊,怎麼能做港城首富?”
電話那頭解釋道:
“賴叔,您有所不知,港城這邊魚龍混雜,很多大富豪都未必是本地人,東南亞的一抓一大把,查戶口查的隻是普通民眾,富豪圈裡可沒人在乎這個。
“在這裡,財富幾乎是衡量社會地位的唯一標準。
“有錢,就能擁有一切。”
啪!
賴中民一拳砸在五屜桌上:
“如果這兩個李建昆真是一個人。
“事情可就大了!”
ps:還有。
(本章完)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