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太祖對於封爵之事有明文規定。
武將非有社稷之功者不可封爵。
嬴淵雖然榮獲首功,但在朝中一些士大夫看來,此戰就算不用他,也是必贏的局麵。
畢竟綜合國力擺在這裡。
唯一值得一提的,也就是嬴淵的救駕之功。
可細細分析不難發現,以當時的局麵,就算嬴淵不來,王子騰在行軍時若得知皇帝被圍,亦會派兵去救。
當然,姬長不是不可以硬封嬴淵爵位,但是封了爵,就再難封其高官職位。
嬴淵需要實權,才能在京城黨爭的複雜情勢下立足,然後幫到姬長。
爵位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流爵,僅保留一代人。
一種是世襲,世襲又分降等與不降等。
除此外,還有武散階與武勳階。
二者區彆,武散階主要是根據武將的功績和職務授予的品級稱號。
比如,嬴淵若任一衛指揮使,官職是從四品到正三品不等,那麼,他將有大概率會被初授為宣武將軍或明威將軍。
旁人見了他,就可稱其為‘嬴宣武’等等。
而武勳階則是根據軍官的戰功和特殊貢獻授予的榮譽稱號。
這種勳官更像是爵位的另一種體現,沒有實權,不能世襲罔替。
武散階共三十階,武勳官共十二階。
至於爵位,共分四等,分彆是公、侯、伯、子。
按照世襲降等來說,初代為公,對應鎮國公。
二代世襲公爵對應輔國公。
到了第三代,就是一等將軍,賈赦就是這個職位。
第四、五、六世襲降等,分彆是輔國、奉國、奉恩將軍。
伯爵降至奉恩不再降等,但到了這一步,就算是退出勳貴家族行列裡了。
而這些將軍稱謂裡,又分為三等。
比如賈赦是一等神威將軍,在他死後,賈璉襲爵,便為二等神威將軍,又稱二等鎮國將軍,降爵至三等亦稱三等鎮國將軍或三等威烈將軍,不一而論。
期間犯錯或是如何,則會降至三等或是掉到輔國將軍的爵位裡乃至被除爵。
公爵最低可以降到三等輔國將軍,然後不降等。
侯爵最低降到三等奉國將軍,然後不降等。
與嬴淵前世曆史上的清朝世襲降等爵位製度對比,從鎮國公到三等奉恩將軍之間,隻缺少了不入八分鎮國公與不入八分輔國公。
從爵位世襲上來說,寧國公的爵位要低於榮國公爵位一等。
嬴淵要是被封爵,最次也是從伯爵上走。
畢竟,現在被封的一些子爵,往往是蔭封。
像是具有社稷之功的文臣武將,封爵最次也是從伯爵起。
至於文官想要封爵,難度要比武將大許多。
因為這裡的社稷之功,是指戰功,僅憑做政績是很難被封爵。
而涉及到社稷之功的功勞,大多數也都是戰功。
嬴淵心裡很清楚,等待他的最好賞賜,無外乎官職外加散階與勳階。
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畢竟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
想當年霍去病成長為冠軍侯之前,也經曆了剽姚校尉等職位。
隻是...封賞一事,乃是由姬長與禮部、吏部、兵部等共同審核做主。
現如今,姬長何須對自己說這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