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圍觀的人可不老少,他們家自打有了這個孩子,就此成了附近好幾排院子裡的人最喜歡圍聚的地方。
這種院子都是部隊院子的模式,一排七戶人家,馬路兩側共有兩趟,一趟就是三十幾排。
不光是排序整齊,井然有序,而且家家戶戶夜不閉戶,一到飯點即使家裡沒有大人做飯,小孩子隻要捧著個空碗轉上一圈,回來的時候準保飯菜堆得滿滿的。
此時圍觀的人,看到了年僅一歲的二興不僅會讀而且會寫,驚為天人就演變成了必然。
這件事沒有三天的功夫,就在整個九宿舍傳開了。
再後來,連廠子裡的領導都知道了,說是九宿舍出現了一個神童,剛剛兩歲就會書寫簡單的數字了。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擁有前世記憶的楊克儉計劃好了的。
並且隨著他的年齡越來越大,他也逐漸發現了,自己的無論記憶力還是模仿能力,都是格外的突出,智商也仿佛高出了不少。
儘管他的性格還脫離不了太多的年齡限製,但相比同齡人他還是早熟了太多太多。
所以,他給自己定了一個計劃,通過神童式的自我表現力,來引起整個機車廠之外的相關部門的注意。
進而,他才有機會早脫離這個工人區,走向接觸麵更大的社會範圍。
因為他有前世的親身經曆,這裡的人即使上了中學,也很難有機會接觸到更廣闊的外部社會。
不僅是長年累月的家庭環境和周圍環境的束縛,還在於這個年代一切交通方式幾乎都隻有步行的方式。
那些擁有自行車的人,都是成年後有了屬於自己的經濟收入之後,那個年代誰家也沒有多餘的錢可用來改善孩子的成長環境。
他倒並非嫌棄在工廠區長大的孩子,但偏隅一地的束縛性是全麵性的,不隻是限製了孩子的眼界和認知,還有可接觸到的知識麵也有限得很。
這一世的楊克儉,擁有前世裡的太多東西,比如文化作品部分的記憶,可不是隨便就能拿出來麵世的,這中間必須有一個可令人信服的學習過程。
不然表現得太過詭異,被人拿了去切片研究也說不定。
再比如家裡還沒有電視呢,有幾個小孩子知道足球籃球?知道什麼是吉他鋼琴?隻有他儘可能早地走出廠區,跟外麵的更廣的社會接觸的機會,才有理由回家有目的地要錢去買。
還有相關的學習資料,總不能這些未來的本事都是憑空得來的吧?
隻是二興的成長速度和興趣愛好,跟同齡人都不儘相同,比如喜歡漫畫書的年齡會因個體差異而異,但至少四歲的智商限定還是有規律可言的。
像他這樣一歲還不能講一句完成的話,就對故事性很強的小人書產生了興趣,稍有點常識的人都能覺察出裡麵的不同尋常。
那個年代可沒有嬰幼兒的識字卡片,符合這個年齡段的認知教育材料少之又少,即使幼兒園也多為老師自製的教材,有錢都沒地方買去。
因而二興的驚人表現,當然太過駭人聽聞,進而使得關於九宿舍出了一位神童的傳聞甚囂塵上。
但他預料中的受人關注,也不可能很快到來,畢竟實際年齡太小,有無特殊能力根本沒法驗證。
可他想要揚名的效果已經傳出去了,一切還都在他的計劃之內。
接下來的一歲半時,不僅能讀能寫能算二十以內的加減法,知道與人分享甚至懂得了迎合、拒絕,擁有了理解彆人想法和情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