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無意打聽呂悅和吳雨森具體有什麼分歧,但能把呂悅這種老實人逼急,連帶著他對吳雨森的觀感降低了一個層次。
“這麼說,現在就剩下黎叔一個人在忙活了?”
“是啊,他比我懂得變通!”呂悅搖搖頭,一臉感慨道。
言下之意,他和黎叔的觀點是一致的,隻是和導演的理念不同,隻不過黎叔選擇了留下來,而他選擇走人。
“聽說你接了他一部電視劇?”呂悅接著問道。
“對,還沒有最後敲定,不過這部戲倒是真的不錯,而且裡麵的角色我也特彆喜歡。”賀新說著便把《人間正道是滄桑》這部戲的大致情況跟他介紹了一遍。
“老張這家夥拍電視劇還是很靠譜的。”呂悅點點頭笑道。
為什麼電影咖的地位高過電視咖,除了藝術的表現方式不同,最大的區彆往往在於導演的水準。
電影導演的水準高於電視劇導演,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黎叔幾部電影失敗,但轉戰小熒屏拿出來的部部都是精品。
“呂悅!”
第(2/3)頁
第(3/3)頁
兩人正聊著,這時國師走過來打招呼,看樣子國師準備撤了。
“一謀!”
呂悅站起來跟國師握手。
這兩人是北電攝影係78屆的老同學。說起來,他們78屆攝影係出了不少攝而優則導的人物,無疑國師是最成功的一位。
北電導演係一向自詡為天之嬌子,其中以陳大導、陸串最為典型。他們一貫對野路子出身的導演都很不屑,就象當年國師拿下金熊獎之後,陳大導還酸溜溜的表示:丫不就是我一攝影師嘛!
當然之後國師一個人在國際上獲得的獎項比中國其他導演加起來都要多,自然沒有人再稱呼他攝影師了。而且在圈內,稱呼某某導演都冠以某導演,連陳大導都不例外,唯獨國師,大家都以導演相稱。
所以相比導演係出身的那些天之嬌子,野路子出身的導演更容易抱團。比如作為第六代導演的領軍人物之一,賈科長就算拿了金獅獎,但是在王曉帥、張遠等人眼裡,依舊認為他的技術很差。
這不,刁一男一到酒會現場就跟賈科長打的火熱。兩人一個是北電文學係,一個是中戲戲文係,一樣的專業出身。賈科長出道早,刁一男出道稍晚,而且兩人還有一個共同的朋友餘力為,算起來都是一掛的。
就象此時國師和呂悅的寒暄,大家滿臉笑容,沒有絲毫的見外。
“小賀!”
國師接著又熱情地跟賀新招呼了一聲。
“導演,您好!”賀新馬上道。
國師跟他握手的同時稍稍遲疑了一下,便跟他附耳小聲道:“你們這部電影非常不錯!”
說完,不等他有所反應,便鬆開手,招呼一聲:“慢慢吃,我先告辭了。”
接著又朝圍攏過來的記者們招了招手,大步流星的提前退場。
國師撤退,馬上就有眼尖的記者向他提問:“賀新,剛才張導跟你說什麼了,能不能透露一下?”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