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一幕,不遠處的周建華麵露欣慰笑容。
不錯,長大了。
有容人之量了,確實長大了……
這個小意外過去之後,大堂裡又恢複了歡聲笑語。
而此時,大家期待已久的春節聯歡晚會,也終於準時開始了。
上來依舊是標準流程,一台金曲大串燒。
而且人員安排也很巧妙——一半實力派歌手,一半流量明星。
實力派在台前賣力唱,流量咖在邊上搔首弄姿奪眼球……
看到這裡,周灝和許淩月悄悄對視了一眼,麵露不屑冷笑。
這幫孫子,一整年時間都在吐槽孔林的編排離經叛道,結果到頭來還不是抄了他的思路?
這台開場串燒的編排手法和站位選擇,簡直就跟去年如出一轍!
嘖……文藝人的事情,那能叫抄嗎?
那叫借鑒!
不過看了一眼桌上的家人,似乎都沒有發現這裡麵的貓膩,一個個都看得津津有味。
也對,畢竟外行就是看個熱鬨而已。
隻論節目本身,這種開場串燒本來也不要求唱得有多好,隻圖個喜慶熱鬨就夠了。
它的主要作用,就是迅速帶動觀眾進入春晚的喜慶氛圍,隻從這一點來說,這個節目是合格的。
開場串燒結束,四位衣著華麗的主持人相伴著走上舞台,開始了標準流程化的新春致辭。
四位都是老麵孔,不管是誰執掌春晚,他們都是雷打不動的台柱子。
熱情洋溢的開場白之後,依然是歌舞表演,歌名很有意思——《民以食為天》。
歌頌豐收、讚美祖國建設成果,標準的主旋律節目。
周灝等人對於這種節目基本沒什麼感慨,小孩桌的人更是聽都懶得聽,但父母這輩人卻是聽得感慨萬千,他們童年那會兒國家還不富裕呢,彆說吃得好了,吃得飽都得看運氣,基本都是飽一頓餓一頓的狀態。
老爺子更是聽得眼含淚花,他們這一代,是真正餓過來的一代。
吃過樹皮挖過野草,解放後能有一碗紅薯飯都已經能樂上好幾天了,直至今天這頓豐盛的年夜飯……這裡麵的感慨唏噓隻有他自己才真正明白。
很顯然,這個節目的效果也是不錯的。
第三個節目,依然是歌唱節目——《美好新時代》。
聽歌名就知道是什麼內容,這屬於每年春晚的保留節目,沒什麼好說的。
即便是孔林指導的時候,也不敢拿掉這種節目。
連著三個歌舞節目過後,終於換成了一個語言類節目。
周灝也終於放下筷子打起了精神,春晚好不好,語言類節目幾乎已經成了風向標。
去年孔林那台晚會之所以評價優秀,語言類節目的集體複蘇絕對是功不可沒的。
雖然跟全盛時期依然沒法比,但觀眾已經覺得足夠好了。
所以對於今年的語言類節目,大家也是期待至極,期望它能再接再厲一把。
主持人報幕結束,屏幕上出現了小品名稱——《最美的年夜飯》。
一看這個名字,周灝心裡就咯噔了一下。
要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