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瑕疵就是……這個女刑警隊長好明顯的矽膠臉啊,有礙觀瞻!
不過瑕不掩瑜,忍了!
然而接下來的劇情,畫風就逐漸有點奇怪了。
明明之前的節奏是非常緊湊的,但是在查案現場,劇情的節奏肉眼可見就變得“鬆弛”起來了。
你查案就查案吧,鏡頭老懟著王隊長那張矽膠臉乾什麼?
也不好看啊!
還有啊,動不動就穿插那些刑警隊員插科打諢的細節乾什麼?
現在是在查案啊喂?
你就算要給出配角畫像,也不是在這個時候啊?
劉導你啥情況啊,怎麼會犯這種低級錯誤?
再往後看,違和感開始變得越發強烈。
劇情節奏明顯變慢、信息密度大幅度下降,恨不得所有角色每一句話,鏡頭都要給個特寫,然後再讓邊上配角輔助解讀一下心理軌跡……
這些也就算了,而且還有很明顯的一點——鏡頭的構圖方式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
《白夜追凶》全片已經紮紮實實證明了劉偉的審美功底,他的構圖和色彩美學在網劇圈裡毫無疑問是最頂級的存在!
在《無證之罪》前幾分鐘的鏡頭裡,這個特點也展現得淋漓儘致。
然而十分鐘過後,構圖就明顯開始變得粗糙了。
隨性之極,幾乎就是誰說話給誰鏡頭,完全沒有任何鏡頭語言之說……
明明濾鏡的味道還是一模一樣的,但前後兩段劇情的鏡頭差彆,卻有種巨大的落差感。
這種落差感大到什麼地步?
就好像是兩個不同的人拍出來的!
難道劉導有人格分裂?
磨磨唧唧演了半個多小時後,鏡頭一轉來到了一個廁所裡。
白色的瓷磚、發黃的小便池、刷啦啦的放水聲、角落裡黴跡斑斑的拖把……
這是一組有味道的鏡頭,讓人不自覺就會皺眉捏鼻。
劉蓓眼睛一亮,這個鏡頭!
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
鏡頭平移橫掃過來,熟悉的電子音開始進入畫麵拾音區。
“對6。”
“要不起。”
“你的牌兒也打得忒好了。”
“快點吧,我等得花兒都謝了!”
伴著這個畫外音,一縷嫋嫋的煙圈出現在了鏡頭邊緣。
雖然人物還沒出現在鏡頭裡,但是就這一組畫麵,主人公的形象已經逐漸清晰了起來。
在派出所的廁所裡,一邊蹲坑一邊抽煙一邊鬥地主……複雜多麵的形象特征躍然紙上。
“這個人物的塑造手法……厲害啊。”劉蓓都忍不住感慨了一聲,“這才是劉導該有的水平嘛……”
話沒說完,畫麵上的劇情已經戛然而止,跳接到了到了片尾曲畫麵。
劉蓓直接傻了。
不是……這就完了?
我的哥,你在玩什麼花活兒?
整整一集放完了,男主角竟然還沒亮相,這像話嗎?
明明已經用一組精妙的鏡頭引出男主了,結果就此戛然而止。
這劇……到底什麼情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