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修這些技能,如果還要從下三階,進入中三階,也就是神藏境,那還得修彆人的傳承法。
如此才能踏上彆人開辟的大道。修士對術的需求極大。
陳景的助戰法,也隻是讓普通修士,降低掌握其他科目的“術”的門檻,讓術在應用上更廣泛。
並不能完全代替修士所必須掌握的技藝。
“如今,法力、法術、短板,貧寒修士的三大痛點被解決,接下來就應該是技藝了,沒有技藝,空有法力轉換基本屬性,隻能借人的法術也不是個事。”
讓所有人都能穩定的掌握技藝的法術?
很有難度。
不過……
也不是不行。
先整個經驗進度條如何?
陳景開始琢磨。
時間推移。
屬於安寧會的“問道學宮”,就這樣並不大張旗鼓的開辦了,並沒有設立新的組織,而是在原本的學校上,升了個“大學”。
在五年前,樹人災亂時,陳景第一次把雜交種往人身上種,種出了第一批靈植修士。
彼時他一窮二白,要啥沒啥,隻能畫大餅。
告訴那些靈植修士,看到那個學院了沒有,你們的小孩,今後都能進去讀書。
這就是新鎮的第一個學校。
隨後。
新鎮的學院,請來了陳景娘親那邊的親族,一眾專業的教書人,為讓這裡的凡俗們開蒙,教會他們讀寫。
從新鎮學院畢業的人,也立即被帶到了各地勸農所,為那些新晉的靈植修士,進行初步的培訓。
陳景的“大學”便是在新鎮學院的基礎上增加的。
他對新鎮大學尤為上心。
一眾新擴建的部門,大都是選幾個人,丟一張計劃書,讓他們自行發揮。
大學卻是陳景親自考量。
首先確定新鎮大學的發展思路。
目前整個市場上,精英教育有飛仙閣,高等教育有問道學宮,那麼新鎮大學,肯定不能往這倆方向撞。
既沒有必要,也撞不過人。
所以陳景對新鎮大學更傾向於基礎教育與職業化教育,這方麵其實問道學宮也做了,分作上學宮,中學宮,下學宮。
下學宮開設在府城中。
既沒有沉到底,且實際效果很差勁。
陳景一開始對此還很奇怪。
你學了技術也不耽誤你拿技術賺錢啊,咋就沒人去學。
後來才意識到這裡有個悖論。
你得有技術才能入行,入了行才有收入,有收入了才能去學,有錢學的人,已經入行沒必要學了。
怪圈。
這裡必然得有一環,來承擔前期成本的。
教育方、用人方,或者是學習者。
都不承擔,就造成了學宮開了白開的現象,當青囊宗意識到下學宮效果很差之後,也沒想出個好辦法,隻是設立了一個指標。
把下學宮的畢業人數,納入了當地府城的考核指標中,讓當地府城自己想辦法解決。
顯然,高層沒有意識到問題出在哪,或者意識到了,但不願意出這個錢,又不願意明麵上逼豪族,隻能不上不下的整這麼一出。
各大府城的應對很簡單,出錢不可能,讓自家弟子進去湊數。
豪族弟子本來就不需要下學宮的教育,進去走個過場罷了,所以下學宮依舊白開。
陳景有了自己的理解之後,隻能感慨,想這麼多,不如直接抄上輩子的作業。
所以其他的基本上照搬下學宮,隻增加兩條。
一條是義務教育,一條是包分配。
都不願意出錢,他出錢好了。
安寧會職工學校就此誕生。
安寧會內部成員,其直係家屬享受從凡俗啟蒙,一直到踏入修行路,掌握基本的法術技藝為止,免除所有學費。
學成之後自動加入想要的局所,且必須是安寧會旗下組織。
不願意加入安寧會也沒關係,補繳學費就是。
非安寧會成員家屬,可以交學費上學,且凡俗啟蒙階段同樣免除部分學費,此後,根據成績表現,還能免除最高全部的學費。
陳景抄完上輩子的作業,剩下的,便是往框架裡麵填補,並進行微調。
在這個過程中,大道反饋的極為顯著。
原本感知裡,起碼十年的道花凝聚,迅速減去了半年。
與他一同大搞建設的。
還有新成立的煉器所等組織。
賴騰蛟前往勸農所住了一星期,基本了解了自己的客戶們需求之後,隨即開始找供應商,談靈礦買賣的問題了。
丹藥所、禦獸所的建立還在前頭。
丹藥所有炎今嬈富婆的鼎力資助,啥都還沒搞呢,就在各地段盤下豪華店麵,精致裝修。
一瓶丹藥沒準備,一個人員沒招募,先搞了很隆重的預開業典禮。
整一個聲勢浩大。
禦獸所則是大肆圈地,靈獸堂弟子們,從堂裡抱著各種靈獸崽子就來了。
自家堂主的生意,那必須大力支持!
更彆說自家堂主給的報酬豐厚。
這倆新部門,一個不缺錢,一個不缺人手,小幾個月功夫便已經做好準備工作,準備營業了。
應回音同樣在其中幫忙。
雖然她也是個甩手掌櫃,但畢竟還是領著絕天峰符陣堂的堂主位置,與陳景一同回老家搬救兵。
符陣二所亦悄然建立。
整個安寧會,都這般忙碌充實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