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若非四長老點明關竅,誰又知道,這玄淽草還有這般妙用?”
而因為實力低微,暫時擠不進去的李蔚和李召二人,若有所思地對視一眼。
“這玄淽草漿液,既然能調和水火,那它必然還有其他妙用。”
“英雄所見略同!”
李慶將眾人反應儘收眼底,心下有了計較,卻不急著講明,又從陶缸中卷出數百斤金粳米。
“同樣是辟穀丹,這金粳米與鶴芽米又有不同,爾等且聽我一一道來。”
鬨哄哄的丹師們連忙坐好,全神貫注聽李慶講解其中要旨。
這一回,李慶同樣用上了玄淽草漿液,但時機又有不同,最終成丹一千一百四十五枚。
眾位丹師又趕去觀摩,忽然有人倒吸一口涼氣:“四長老這兩爐辟穀丹,竟然無一廢丹!”
“簡直不可思議!我等望塵莫及啊!”
李慶又讓庫房管事取來靈材,煉了四五爐不同的養氣丹。
其中,用“燭炘草”融和“瀾蕤藻”,借以提純主材精華,從而增加成丹率的竅門,也讓大家歎為觀止。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李慶沒管這許多,將庫房送來的其他靈材,也一一搭配好,煉成不同的丹藥。
如此,日月往複,烏兔相逐。
李慶連續十天,在靈峰這邊開爐煉丹,將家族庫存的靈材用去了一小半。
二長老李昉笑得合不攏嘴,籌劃著去坊市收購一批丹材回來。
可惜族長李輝過來,打斷了這一家族丹師們的盛事。
“雪峰湖近日突發漁汛,疑似有靈魚王誕生。或許會有不少築基大修前來爭奪。”
“屆時,這邊少不了鬥法爭勝。我們李家還是各司其職、謹守門戶為妙。”
如此,本輪煉丹告一段落。
李輝唱了回白臉,令在座丹師一一簽了守約法契,立誓絕不外傳所學訣竅。
李慶則將李蔚、李召等學徒留下,布置課業:“你等在煉丹一道上,雖算不得天賦異稟,但還是有些資質。”
“我此次煉丹,所授的兩種訣竅,自然不止用在煉辟穀丹和養氣丹上。”
“你們回去,自行琢磨,如在兩月之內有所得,便可正式拜入我名下,當個親傳弟子。”
眾人聞言,大喜過望。一個個鬥誌昂揚,隻想著早日鑽研出成果來。
李慶指著爐中的丹火,又給他們添了一把火:“既是拜師考驗,當然也要有點彩頭。”
“這枚丹火,自我初學煉丹時,便用著了。其間不僅融合了諸多火種,還汲取了我煉丹時散佚的丹氣,妙用繁多。”
“誰若拔得頭籌,這枚丹火,我便賜予他了!”
眾皆嘩然,一個個摩拳擦掌,眼神交鋒間,仿佛有電光閃過。
而李慶放出這道驚雷後,便沒再管煉丹的事,隻潛心修複根基,偶爾應靈峰管事所請,去給靈植師們把關。
如此,一個半月轉瞬即逝。
李慶將洞府用樞機符籙封閉,帶上不願分開的阿筍和阿藻,啟動了“天維之門”虛影。
“也不知萵苣島的靈米,種得如何了。算來應該到了拔節孕穗期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