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後,這裡就不安排族人修行了。倒是有使飛劍的,可以到這蘊養。當然,也需消耗家族功勳。”
說著,他隨手一指,調動青鶴穀靈脈,將此地單獨隔開,勿使金屬靈氣侵染周邊靈田。
標記完兩處靈穴,李慶揮揮手讓眾人散去,各回各家,回複自身法力心神。
忽有族人送來一枚傳訊符。
李慶讀罷,拊掌大笑:“這可真是雙喜臨門了。快去請劉淵道友,至我洞府一敘。”
時隔數月,劉淵再次走進青鶴穀,不由驚歎:“李前輩手段,真是神乎其技!”
赤鯉和元寶兩個跟在身後,好奇地東張西望,然後餮足地嗬氣:“好舒坦啊!”
李慶此刻正在洞府的二重門處等候,聞言心念一轉:“這倆小家夥的父親,難不成是錦鯉化妖?對吉氣還挺敏感。”
兩小路過寒泉時,瞥見那一群龍須金鯉,以及銀鱗小魚,頓時便有些邁不開步子:“哇!好漂亮的魚兒!”
潮音這會兒,正騎在最大的那隻龍須金鯉頭上,暢遊寒泉,聞言抖了抖身上的水珠,朝它們發出邀請:“咕哢!”
兩個小家夥抬頭瞥了眼爺爺,見他不反對,便蹲下身開始和魚兒互動。
劉淵見狀,索性將他倆留在這,獨自一人進了宮觀洞府:“拜見李前輩!”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不必多禮!”李慶輕拂衣袖將他托起,引著對方進了待客的茶室。
劉淵也不賣關子,自儲物袋中取出一個玉盒,放在茶幾上打開:“淵不負所托,將那兩座靈峰的地契,給前輩帶回來了!”
李慶雖早有準備,卻也不由得一喜,從玉盒中取出兩枚玉符,細細感應。
這兩枚玉符,正是李家和李慶私人,向炎陵穀租借的兩座靈峰的地契。
那兩處靈峰,本身並無靈脈,更無靈穴,隻是地處雪峰湖靈脈輻射範圍,靈氣濃度不遜一階靈脈罷了。
劉淵又取出一枚玉符:“這是我家師尊,留給前輩的信。他老人家邀請您,得空了去炎陵穀一會。”
“兩座靈峰的地契,亦是由他老人家向宗門爭取而來,算是恭賀您晉升築基。”
李慶眉頭一挑:“此言怕是有些不儘不實之處。若是賀禮,早該在我築基大宴時,便送來了吧?”
劉淵啞然,苦笑著搖搖頭:“您兩位都是築基大修士,所思所想,豈是我能明白的。”
李慶也不為難他,神識讀完那封信,這才恍然:“原是我自魯家求得《玉章》一事,被人知曉了。”
地仙修士,成就福地,對於培育各類靈植,都有極大助益。因而鑽研靈植之道者,多會選擇與之交好。
此事,倒不是魯家走漏了風聲。
他們家的藏經閣,築基法門被取走後,相關介紹是還在的。
偏偏在李慶前後求取法門的,都與劉淵師尊有舊。
他結合李慶未曾保密的行程,略做推測,不難得知是李慶換了那卷《福地消災生神玉章》。
不過李慶本也沒打算隱瞞。
他一直在精研靈植之道,以之作為積累資源,輔益修行的重要途經。
有地仙之法背書,其他有需要的築基同道,才會更加信任其靈植之道的造詣。
屆時,無論是代為培育靈植,還是直接銷售靈植,都會便利許多。
想明白了這一點,李慶微微一笑,取出一枚傳訊符,以神識刻入回信:“還請劉道友代為轉達對尊師的謝意!”
“待我得空了,定當前往炎陵穀,當麵拜訪致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