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晚搖搖頭:“且靜觀其變吧。也不見得就是壞事。”
兩人的交流,李慶自然也聽在耳中。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也不能將儀軌停了,去抓這群青鶴過來問話。
李慶麵不改色地轉身,一指身後的宮觀,立時便有機括轉動,將樓閣一分為二,向兩邊移去。
於是,靜室中的龍穴靈泉,便這麼顯露出來。
此時,靜室早被李慶清理了一遍,隻剩下一朵花開十二瓣,緊閉二十四瓣的青蓮,在靈泉中輕輕搖曳著。
這便是李慶選中,用來鎮壓地仙法界的靈植。
其來曆神秘,品質奇高,在此前梳理地脈時,已經將根係延伸至靈脈的每一處角落。
這五年來,李慶早已將青蓮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已經足以將之轉化為福地之“神”,也就是“土地公”。
李慶神情肅穆地朝青蓮拜了一拜,帶領眾人一起念誦“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嶽瀆真官,土地祈靈……”
隨著咒語的念誦,李家眾修士的神識傾巢而出,源源不斷地往李慶這邊彙聚。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李慶運轉太昊宮圖,並牧樹人冥想法,鎮壓靈台,以自身神識引導族人神識,再與真元結合,注入青蓮之中。
神識與真元如同雙螺旋,交織在一起,化作神秘符印,一點點印刻進青蓮之中。
受符印催化,青蓮的根係隨之爆發式生長,在儘取青鶴穀靈脈後,終於“嘎吱”一聲,戳到了一處堅韌的厚膜。
“這是,碰到天地胎膜了。”桑榆晚目光灼灼,“福地能否生成,最關鍵的,便是這一步……”
牛心鏡有些好奇:“這其中有何說道?”
桑榆晚歎道:“我曾聽一位修習地仙之道的前輩介紹:福地之所以能自成一體,關鍵就在於,靈氣自足,不假外求。”
“構築地仙法界,當以鎮壓靈根突破天地胎膜的限製,從界外虛空中汲取混沌之力,轉化為福地靈氣。”
“這對靈根的要求頗高。天地胎膜堅韌,混沌虛空破滅。若靈根品質不足,到這一步,就會功虧一簣。”
牛心鏡不由瞪大眼睛,望向池中青蓮:“那李道友這株靈植,是否堪當大任?”
桑榆晚皺著眉頭:“我看不透。”
法台之上,李慶邊念誦咒語,邊感應青蓮根須,心中古井不波。
水磨功夫煉化了足足五年,對於這株來曆神秘,表現也很神秘的青蓮,李慶有足夠的信心。
果不其然,待“安土地神咒”念誦到第九遍時,青蓮根係猛地發狠,“噗嗤”一下,就戳破了天地胎膜。
柔韌的根係隨之深入虛空之中,毫發無損地,就開始汲取虛空中的混沌之氣。
“轟隆隆……”整個青鶴穀地動山搖,讓許多修為尚淺的族人驚慌不已。
李慶巋然不動,揚聲念完最後一句咒語:“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就見那青蓮輕輕搖曳,發出泠泠脆響,像是昆山玉碎,鳳凰啼鳴。
源源不斷的虛空混沌之氣,經根係轉化後,往青色蓮花中灌注。
終於,一瓣、兩瓣、三瓣……青蓮的第二層花瓣次第綻開,直至十二片全開。
“叮咚……”
青蓮已開的二十四瓣花瓣,逐漸凝成滴滴芙蓉露,隨著青蓮的搖曳,墜入下方靈泉中。
李慶敏銳地察覺,這滴滴露水,竟然在不斷洗滌靈泉的雜質,甚至以靈泉之水為媒介,緩緩滲透進青鶴穀靈脈。
青蓮之中,一道靈光逐漸孕育,天生便與青鶴穀相契合,正是所謂的“土地神”。
祂無知無覺,卻又百應百靈,默默地守護著青鶴穀這片土地。
“嘩啦啦……”水流激蕩。
那源自靈脈的靈泉,竟然響起悠悠水聲。
李慶定睛一看,隻見兩尾玄黃交織的魚兒,正圍繞著青蓮,怡然自得地悠遊著。
然而,奇怪的是,除了李慶本人,包括修為精深的桑榆晚在內,並無第二人,看到這兩尾靈魚。
李慶心神忽然受到觸動,很快便明白過來:“這竟是那兩枚天石所化?”
他前後獲得過兩枚天石,均已煉入青鶴穀靈脈,除了冒出點兒玄黃微粒,一直沒見響動。
今日構築地仙法界,它們倒是應運而出,化作兩尾玄黃靈魚,神秘得很。
李慶不動聲色地抬起頭,將目光投向洞府宮觀之外。
在那邊,李琥雙手托著一個玉盤,盤中放著一張玉質文書,步履輕盈,卻甚是穩重地朝法台走來。
“當——當——當……”
李琥每踏上一個台階,便有一聲雄渾莊重的鐘聲,悠悠然響起。
直至四十九層玉石台階全部走完。
他雙膝跪地,兩手高舉,將盤中玉質文書敬獻到李慶跟前。
李慶將三寶妙樹立在身旁,取過那封玉質文書,同樣朝著東方天穹拜倒。
“惟天惠民,奉天辟壤。天有顯道,厥類惟彰……”
伴隨著祭天文書的念誦,霎時間,風雲變色,雷鳴電閃。
扣在李慶臉上的精靈儺麵,不知何時起,泛起淡淡的青光,與李慶靈台的太昊宮、大榕樹緩緩呼應。
冥冥之中,一個浩大的意誌降臨青鶴穀上空,默默注視著這一切。
補更25)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