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誰怕誰呀
第三件拍品,清乾隆青花纏枝蓮紋貫耳壺。
這個王向東也喜歡,他對瓶瓶罐罐感興趣,放空間裡還能裝東西呢,但也不能盲目追高,所以他給自己心裡定下了一個最高價,一百塊。
“那三,這個貫耳壺估計能值多少錢?”
那三在桌子底下比劃了一個六跟八的手勢,意思是六十到八十塊。
“那就直接喊八十吧。”
那三點頭,不等其他人叫價,他第一個舉手喊道:“八十塊”。
這個價格可嚇不倒其他人,能來這裡的都是有身家的富人,清青花瓷器確實能吸引人。
“七號桌的客人出價八十五塊。”
“四號桌的客人出價九十塊。”
隨著一個個叫價,這貫耳壺很快就到了九十五塊,不少人已經在猶豫了,因為它已經超出了預估價。
這可是青花瓷,如果放在後世,這玩意的底價都是幾十萬起,幾千幾萬的加價,但現在是啥年頭啊,不能比的。
“喊一百塊,如果這個價格還拿不下來,那就讓給其他人吧。”王向東低聲說道。
那三本打算放棄的,但一聽王向東還沒失去理智,隻要不衝動就好,他怕這個大哥有錢任性啊。
“一百塊”
這報價一叫,估計也是很多人的底線了,雖然屋子裡的人大部分都是有錢人,但越是有錢人越在意一個物件本身的價值,如果超出了他們的心理價位,他們肯定不會衝動的去購買的。
這就是他們作為商人的思維,習慣性的會從各方麵去思考和取舍,喜歡一個物件是表麵的,要從深層次去考慮它的收藏價值。
所以說商人是趨利的,精於算計,並不是說越有錢就越摳,而是他們知道錢要用在刀刃上,懂得舍得才能久遠。
所以王向東是溢價拿下的,目前來說他是略虧的,但這個貫耳壺他挺喜歡的,多花點錢也無所謂啦,反正他來錢快,就像是大風刮來的。
“恭喜十二號桌的客人!”
那三交了一百塊,把這個貫耳壺帶回來,王向東小心翼翼的包起來放進紙箱,心下奇怪前排的四張桌子也就四號出了一次價,婁振華還沒動靜啊,看來是在等著後麵的好貨了。
接下來是清中期黃花梨高靠背官帽椅一對,雖然是老物件,但保管得好,包漿完整,看著就美觀大氣,坐起來肯定很舒坦的,材質還是黃花梨的,可以拍回去放自己的四合院裡。
不過王向東沒有馬上讓那三出價,也學他們靜觀其變,先等彆人出價了再斟酌斟酌。
但是這時候冷場了,現場居然沒人出價,是不是他們都看不上這些老式家具啊,或許家裡都有了吧。
見掌櫃的再次問話有沒有出價時,王向東讓那三出了個底價,“四十塊”。
果然沒人競價,一把黃花梨官帽椅才二十塊,確實算是撿漏了,王向東感覺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