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紅學的珍品
剛解放時咱們國家飽受戰亂之苦數十載,整個國家百廢待興,迫切需要休養生息,新生的人民政權還沒有太多的實力來建設新國家,所以對能留下來的資本家表示了歡迎。
當然了,咱們對資本家也是有區分的,當時劃分了三類,咱們對民族資本家是很友好的,他們在戰爭期間也給了咱們很大的援助,比如有名的榮家等等,解放後更是對新國家的建設獻計獻策,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也推動了咱們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增強了咱們國家的實力。
特彆是這些民族資本家主動提出公私合營,有的乾脆把產業捐獻出來,所以他們也得到了國家和民眾的認可,他們也跟普通人一樣過上了穩定安全的生活。
但由於成份的劃分是改變不了的,所以身份擺在麵上,他們的內心還是很忐忑的,也時刻關注著政策上的變化,他們相互之間也是都有交流的,都是同一類人,出了問題誰也不能獨善其身的。
所以彆墅區內十幾座小洋樓也是相互監視的,其他人的目光主要是盯著這兩個半城,他們倆可是這些人的代表,一有啥風吹草動的,肯定會來打聽的。
梁半城下午一家子出動當然有人能看到了,像婁半城就馬上讓九叔尾隨跟蹤,看到隻是去他兄弟那邊串門也就不以為意了,倒是沒有發現他這邊的異動。
所以第二天彆墅區內還是老樣子,溜達散步的還是那幾個人,梁太太也還是被隔壁的兩個太太叫去上街買菜,一切都很正常,大家夥也都安心了。
是的,現在這些小洋樓的女主人大多自己出門買東西,解放後原先的那些傭人保姆啥的都被遣散了,人家都是自由身了,都被安排去工作,她們這些資本家太太們也得自食其力,就隻能自己動手買菜做飯了,經過幾年的適應,她們也都習慣了。
就比如譚雅麗,她原本就是京城譚家菜的後人,耳濡目染的也會一手廚藝,隻是做了婁振華的姨太太後就不用下廚了,解放後卻也重拾手藝,伺候丈夫和兒女的一日三餐倒也樂在其中了。
“老爺,我看梁太太她們都出去買菜了,我也出去一趟,晚上小娥就會回來,我做些她喜歡吃的啊。”吃完早飯譚雅麗就對婁振華說道。
“嗯,你碰上她們也問一嘴,姓梁的跑他兄弟那是不是打聽什麼消息了。”婁振華點頭說道。
“人家串個門你也要我去打聽,你還是多想想小娥的事吧,上周末回來就看到她悶悶不樂的,問她也不說,是不是許大茂招惹她了。”譚雅麗嘟著嘴應道。
“先打聽這事更重要,他們小兩口的事讓他們自己解決,都嫁出去了還耍小姐脾氣啊,回頭我得說她幾句。”婁振華皺起了眉頭。
“知道了,小娥還是我來說啊,你是知道她脾氣的,彆又拌起嘴來,那我走了。”譚雅麗點頭說道,然後收拾一下就出門了。
王向東跟小樂兒也在李嵐的伺候下吃完了飯,然後送母女倆去了幼兒園,他則轉到公安部接上楊老師三人繼續去北城區滅鼠了。
查看了彆墅區的動靜,發現梁半城還呆在小洋樓裡,婁半城也沒出門,都是能忍的家夥,那就先不管他們了。
上午搞定了北城區最後兩家糧站,下午就轉到西城區,現在的安排就是上午滅鼠下午勘探,趕早把這兩項任務給完成了。
第一站就來到什刹海旁的恭王府附近,這裡王向東已經很熟悉了,怎麼還來這裡啊?
“王科長,恭王府咱們已經勘探過了,它的邊上還有一座王府,這邊離得近,先勘探這個王府吧。”楊老師指著前方說道。
“那裡可有什麼講究嗎?”王向東問了一嘴,其實在勘探恭王府期間他也對周圍的建築掃描了一番,沒有啥值得挖掘的。
“這個王府叫阿拉善羅王府,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啊。”楊老師開口說道,先來勘探這個王府他其實也是有私心的。
阿拉善王爺府,位於什刹海後海南岸的氈子房胡同,與恭王府東牆僅一路府夾道)之隔,這個府夾道可是很出名的,與《紅樓夢》中榮、寧二府之間“有一小巷界斷不同”的地理位置十分吻合,這引起紅學研究者的無限遐想,但現在府夾道已經消失了,這很讓人頓足捶胸、惋惜不已啊。
在aszq檔案館裡有一件保存完好的皇帝諭旨,是清乾隆帝嘉賜阿拉善和碩特旗第三代親王羅布桑道爾吉在平定新、藏、青的戰亂中建有殊功,冊封其為阿拉善世襲親王,並準於在京城建設府第,於是就有了這座阿拉善羅王府。
王向東三人邊聽著楊老師的介紹邊走進王府,現在的王府已經被十幾家機關單位用作辦公或者宿舍場所了,但保護得還是很好的。
那就必須先參觀一下了,一路進去可以看到阿拉善羅王府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府邸,有房屋二百多間,依中軸線分東西兩部分,還有假山、水池、花廳、遊廊、亭、台等的存在。
作為京城的王爺府邸,其建造自然是用材考究、雕梁畫棟,聽楊老師說一些木料還是遙遠的菲律賓產的珍貴樹木,簷雕與廊畫彩繪都是蒙古人喜愛的牡丹、蝴蝶、飛馬等圖案,華麗而富貴。
看過那麼多的王府,對比之下,可以感受到阿拉善羅王府整體建築錯落有致、高雅不群、自然隨意、富有幽趣。
前麵說了京城的大部分王府因前朝的腐敗而沒落,都沒有逃脫被王府後人廉價出賣或破產的結局,隻有阿拉善羅王府直到解放後也沒有被其後人變賣拆毀,這在京城可是僅此一家啊。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阿拉善羅王府保存基本完好,特彆是東側院落,房舍、遊廊依舊,有些房屋還是當年的木質窗戶,這在京城裡是很難得的,因此,有人將阿拉善羅王府後代評為“最佳王族子孫”。
不僅如此,去年阿拉善羅王的後人還將蒙古王府本的《石頭記》捐獻給國家圖書館,這是孤本啊,妥妥的紅學的珍品。
所以楊老師就想著還能不能從王府裡頭再找出一些跟紅學有關的珍藏出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