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江寒小露一手,連最為知名的萬劍歸宗和煉鐵手都沒用出來,就已經將沈虎禪打的潰不成軍。
原本鳩摩智這位武癡,也生出了和江寒過招交手的想法。
但在看過沈虎禪的慘敗……不,更準確說是單方麵被吊打後,已經完全熄滅了心中的戰意。
他來中原是以武會友、見識中原武林的,可不是單純來找虐的。
“我敗了。”沈虎禪低著頭,身上看不到任何凶戾氣息。
剛才小店內的陰森可怕景象,就仿佛從未出現過。
但眾人臉上驚愕和後怕的表情,卻都表明剛才那不是幻覺。
“無明無因,其體本空;狂心頓歇,歇即菩提。”
江寒說罷,目光依次掃過沈虎禪、鳩摩智和大悲老人。
感受到江寒的目光,沈虎禪身子猛顫了一下,抱拳道:“多謝指點!此若能更進一步,必當死報!”
但鳩摩智和大悲老人也同樣感覺到江寒掃過的目光,內心震撼非凡,更生出一種被人看透了的驚悚感。
江寒所講的這句佛偈,意思是我們的煩惱,來自於我們心中的諸多所求。
人心中如果多了許多苦惱,就會產生諸多所求。
如果能讓心念停歇下來,苦惱自然消失。
所謂的狂心頓歇,不是說讓你逃避事物,而是在事物麵前,做到心無所動。
如果真能達到這一步,即是菩提。
第(2/3)頁
第(3/3)頁
看似是在解答沈虎禪的“殺禪”的疑惑,可實際上也是側麵在點透鳩摩智和大悲老人。
鳩摩智佛法高深,既是吐蕃國師,又是密宗大輪明王,可謂錦衣玉食,地位尊崇。
但鳩摩智自身的問題就是對武學之嗔以及對俗世名利的追逐。
如果是其他人說這麼一句,鳩摩智還不會聯想到太多。
但江寒可是去過大理國的,他的弟子又和鎮南王段正淳的女兒有婚約在身,肯定知道自己之前在天龍寺換取六脈神劍、劫持大理國世子段譽的事情。
這話顯然就是在點他,讓他收斂一點對武學的嗔癡,隻有放下心中貪念,貪嗔癡三毒,苦惱才會消失。
而最後一位大悲老人,同樣心有所感。
他本是海外散修,白鯨島主,樂的自由快活,鮮少參與武林紛爭。
但此次乘船來到陸地,卻也是為了了結年輕時的一樁心事。
年輕時候,大悲老人曾和摩天居士謝煙客比武,結果略輸半招。
也就是這半招,他心中記了半輩子。
此時正值他武功渾圓無漏,心中那股想要再找謝煙客比武,一雪前半生之恥的想法便蹦了出來,再難壓下。
他心中的執念便是此,且無法自我開解。
江寒一句話,恰是點出了他內心的執念。
武功修為到了這個層次地步,大悲老人可不覺得這話是單指沈虎禪,那一眼掠過可是大有深意。
“阿彌陀佛,江檀越一偈會三友,實乃美談。卻不知檀越可還有偈語贈予貧僧?若是獨少了貧僧,日後談及豈非尷尬?”這時候妙僧無花也開口發話。
‘好你個倭國偽僧,我不與你多說,居然還敢找上門來!那便以這句震一震你,讓你自知收斂,紙包不住火!’
江寒內心冷哼一聲,臉上卻掛著笑容。
但在江寒吟完四句之後,無花先是沉吟,片刻後內心的情緒,便如海嘯般爆發,難以自持!
隻見江寒輕吟道:
洛河北處有彩花,不周山岸逢夏花。
星空宮內閃銀花,緋色琉璃有棲花。
“此四句,句句有花,正好贈予妙僧!”
/body/ht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