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要告訴同學們,這次政治工作的基調如下:我們的軍威,嚇得荷蘭女王不得不賣身給殘廢的德國皇帝當婊子,來保全自己的地盤;我們隻是暫時避敵鋒芒,總有一天我們會踏上東印度群島的土地,不但如此我們還要把德國那個殘廢皇帝的新幾內亞給拿過來;孫子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我們現在做到了,這是戰爭的最高形式。”
林有德羅列的這一排理由,有三俗的有陽春白雪的,可謂雙管齊下,而且除了夾在中間那條有吹噓成分之外,其他的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事實——最後那條在林有德看來,是可以贏取的事實。
“第四,發函給各國在亞洲的報館,南洋軍準備舉行實彈的軍事演習。同時向美國海軍發出參演邀請,其他的事情我親自起草電報和老羅斯福談。就這樣。”
林有德剛說完,陳海輝就問:“演習的地點呢?”
林有德沒有立刻回答,他踱到牆邊幅巨大的東印度群島和菲律賓列島地圖前,沉默了一會兒才用手指點著其中一片島嶼說道:“就在這裡。”
“那裡?”杜琪峰很驚訝,“那幾個島連大點的城鎮都沒有。”
“沒關係,隻要離東印度群島夠近就可以了。”
1898年是一個讓世界驚奇的年份。威廉明娜和威廉二世訂婚後沒多久,兩國就發表了聯合聲明,準備在兩國元首正式結合之後的第三年成立新神聖羅馬帝國——不久之後又改稱德意誌-荷蘭聯合王國。在那之後兩國就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專門處理合並前的各種麻煩事,協調各方利益。
因為這個意外的狀況,林有德修正了他對歐戰的判斷。一戰爆發的時間,會因為德國對荷蘭的消化速度而提前或者推遲。
德國如果能非常順利的消化掉吃進來的荷蘭,那麼德國的資本家必然會產生更強烈的擴張需求,而國家實力的增強,會讓他們有更充足的信心擊敗英法,這種情況下,歐戰很可能提前。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如果德國消化不良,那麼荷蘭的領土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可以滿足德國資本家對資源和市場的需求,一戰就會被推遲。
當然也不排除俄國和奧匈帝國先發難,導致一戰爆發的可能性,畢竟這兩個帝國到1914年前後也是國內矛盾重重,國外擴張不順要求得不到滿足,迫切的需要一場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順便奪取更多的國際利益。
一戰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戰爭是政治的延伸,而政治建立在經濟的基礎上。經濟上的矛盾,決定了戰爭的不可避免。
但這些都是比較遙遠的事情,林有德現在還沒必要擔心。
1898年四月初,南洋軍和美國本土趕來的美軍艦隊以及一千名海軍陸戰隊員,在距離荷屬東印度群島最近的海岸線隻有一天多路程的地方展開代號為“和平使命98”的大規模聯合實彈演習。。
演習開始沒多久,還不是威廉明娜的老公的威廉二世就很仗義的把德國的遠東艦隊開到了附近的海域,給未婚妻站崗放哨。
緊接著英法等國的亞洲艦隊也風塵仆仆的趕到。
於是演習那些天,各國艦隊每天夜裡都泊在同一個錨地,每天一早就很有默契的生火拔錨,拉汽笛互相致敬。然後就是各國圍觀中美聯軍往空無一人的沙灘和森林傾瀉炮火。
在隆隆的炮聲中,美國與荷蘭達成協議,拿下了荷屬東印度部分地區的石油勘探和采掘權——當然這個權力字麵上的表述是“誰發現誰采掘,當地政府保證油井所有人的權利”,但美國人已經拿到最好的油井的具體位置了,就等於把這個區域所有油田的采掘權都拿下了。
其實美國人手裡並沒有全部的油井資料,林有德留了個心眼,以此來保證美國人履行諾言分自己一份。
林有德原本準備三七分,二八分也可以接受,畢竟自己實力不足不敢往高裡想。但要價的時候他喊了對半分,美國人殺到四六分竟然就點頭同意了,這讓林有德非常的無語。
仔細想想也對,這邊的世界汽車都剛發明都比上個時空晚好多年,石油這玩意還沒有後世那種頭號戰略資源的地位,暴利的特性也隻是“小荷才露尖尖角”,雖然已經算是“黑金”,但這金子的成色還略顯不足,美國人大方點也不難理解。
除了石油,荷蘭政府還承諾,保證美國和中國商人在荷屬東印度的權益,並且享受與荷蘭本國商人一樣的商業優惠。
對於這個結果林有德非常的滿意,這可是中國商人首次獲得與外國商人同等的優惠政策,而且還要是在外國的領地上。
這已經是個不小的勝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