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三訪狂人1)
英國倫敦,聖詹姆士宮。
自從上一任英國女王維多利亞決定搬到白金漢宮之後,這座古老的、矮不拉幾的、其貌不揚的宮殿就被當做政府進行一些形象工程的場所。英帝國政府的女王陛下會在這裡接見各國的新任大使接受國書,會在這裡給新任內閣授權,也會在這裡下令罷免現任內閣。
總之,所有需要莊重的場合,都被移到了這座平時隻有十幾名仆役負責打理的宮殿中。
比如這天晚上,大英帝國的重臣們就雲集聖詹姆士宮。
沒有人認為這次皇家舞會是真的讓大家來尋歡作樂的。
對於1898年那忽然變得撲朔迷離起來的世界局勢,大英帝國至今還沒有拿出一個具體的應對方案。皇家海軍中部分激進的軍官已經開始備戰,但大部分英國紳士還在等待國內各方勢力協調拿出一個統一的立場。
舞會開始之前,紳士們就三三兩兩的聚集在一起,討論著與“荷蘭”“德意誌”相關的話題,這讓盛裝的小姐們頗為不滿。
就在紳士們議論紛紛的時候,典儀官用權杖敲打宮殿那大理石地麵,高聲報出舉辦這次舞會的主人的名號:“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圓桌大騎士,印度女皇伊莎貝拉·維多利亞駕到。”
一下子整個宴會廳都安靜了下來,坐著聊天的小姐們站了起來,紳士們則挺直了腰板,不少年輕人開始整理衣服,生怕出什麼紕漏。
英國的女王並不一定有神姬的血統,血統是傳承的依據。而國家最強的神姬,則以圓桌評議會首席的形式存在,一般區彆於統治國家的英王,被稱為大騎士。
所以這位伊莎貝拉女王是前年因為身體原因退位的亞曆山德麗娜·維多利亞女王的麼女,貨真價實的皇室血統。
至於為什麼是最小的女兒繼位,自然是因為太老的女人作者不喜歡……哦不,是因為這位伊莎貝拉是漢諾威王朝三百年來,第一位有神姬血統的妹子,也是英倫三島曆史上,第三位不是通過收養而加入統治者血脈的神姬。
如果說她的母親亞曆山德裡娜主要靠文治來贏得整個帝國的尊敬,那麼這位維多利亞二世無疑是靠武功來服眾的典型。她十四歲的時候便奔赴大英帝國的前線,和龍蝦兵們一道碾碎了那些妄圖阻擋大英帝國擴張的土著。
她還在1892年的第二次克裡米亞戰爭中臨危受命,親臨前線擋住了沙皇直屬近衛軍的進攻,迫使沙俄放棄了恢複他們在十九世紀中葉那次失敗的戰爭中失去的利益的企圖,再次坐到談判桌前。
此時英帝國的政治家們和一戰後那幫被戰爭和經濟危機嚇怕了的軟蛋不同,他們中很多人都是溫斯頓·丘吉爾那樣的強硬派。而在19世紀末這個每一年大戰的火藥味就更濃幾分的時代,所有英國政治家們都清楚的意識到,大英帝國需要一位強硬的女王。
於是,自諾曼征服之後就一直由圓桌騎士評議會持有的帝國聖劍首次被交到了女王的手中。圓桌騎士團建立的時候,就被賦予了監督統治者的職權,她們在曆史上曾經支持玫瑰革命和克倫威爾,最近百年中則摧毀了政府用屠殺來終結憲章運動的計劃,一直被英國中下層人民視為帝國的保護神。
現在,這個保護神將自己權力和職責的象征交給了這個國家的新女王。
一方麵,這是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壟斷大托拉斯時代的一個體現,另一方麵,這也是資本主義帝國之間日益加深的矛盾所催化出的果實。
今時今日,這位年輕而又強硬的女王對荷蘭與德意誌的聯合抱何種態度,無疑將決定日不落帝國對時局的應對。
大廳的橡木大門轟然開啟,身穿翠綠色與白色相間,輔以金色鑲邊的華麗禮服的女王陛下款款步入大廳。在她身後,兩名身穿蘇格蘭高地人傳統服裝的男侍合力扛著一把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塔盾或者彆的什麼防禦裝備的巨劍,女王站定之後,男侍把巨劍豎起來,沉重的劍體接觸大廳地麵的時候,所有人都產生了幻覺,以為大地因這巨劍的碰撞而震顫起來。。
“先生們!”伊莎貝拉開門見山,“我知道你們都在關心我對歐陸上那個聯姻的態度。今天,我將回應你們的關注,請看,這就是我的態度。”
幾名皇家海軍士兵進入大廳,在女王身後、聖劍的旁邊,展開了一副巨大的設計藍圖。
海軍相關的重臣們麵麵相覷,其他不懂海軍的人也開始議論紛紛,不知道女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先生們,我將這艘新式主力艦命名為無畏。我的船廠在今後數年內,都將全力生產這種新式的戰艦。我們要迫使新成立的德意誌-荷蘭聯合王國與我們進行軍備競賽,阻止他們整合荷蘭的殖民地,最終,利用日不落帝國的財力和資源,來拖垮這個新生的帝國!如果他們不和我們進行軍備競賽,那麼皇家海軍將在擴充完成之後,擊毀大洋上的每一艘德國船隻!這場戰爭,不管是無聲的,還是有聲的,不管是用金錢還是用火藥,我們都終將贏得勝利。”說罷伊莎貝拉猛的抽出腰間的佩劍,劍指大廳的天穹:“天佑不列顛!”
當即剛剛還鴉雀無聲的大廳裡,就響起一片整齊的誓詞:
“天佑不列顛!”
這是一處在美國鄉間再普通不過的墓園。
可這一天,兩位黑頭發黃皮膚的東方人造訪了這座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