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誌願軍第一鎮的司令部在七月初就移動到了東京以南的泉嶽寺,部隊的前鋒已經前出到芝町,舊江戶城的外廓已經近在咫尺。
日本人自己發了狠勁,把芝町、赤阪、外神田、四穀等廓外町的木製房屋全部點燃,以阻擋擔任主攻的中國軍隊的步伐。大火滅掉之後,外廓前方隻剩下焦黑的空曠地,在機槍的封鎖下,中國軍隊的攻擊步伐暫時受阻,於是陳海輝命令部隊停下來開始進行坑道掘進作業,同時每天定時炮擊外廓。
除此之外,中國軍隊在外廓上機槍的射程外設立了喊話站,每天用電喇叭喊話。
“日軍兄弟們,聯軍優待俘虜,投降回家見老婆。”——這是普通版的。
“日軍兄弟們,你們已經被包圍了,任何抵抗都仿佛飛蛾撲火,隻能自取滅亡。日軍兄弟們,你們的家人還在望穿秋水等著你們歸來,難道你們想看見家中父老痛不欲生的模樣嗎?你們慷慨赴死固然成就了勇名,但被留下的人怎麼辦?多考慮下你們的母親,你們的孩子……”——這是文藝話嘮版的。
“日軍兄弟們,你們餓了嗎?我們這裡有香噴噴的大米飯,上好白麵做的麵條,還有大塊的五花肉!”——這是……
喊話喊了幾天,效果不太好,誌願軍的白羽扇們又想了一堆新法子。
比如他們找來了一個挺可愛的日本小女孩,穿上女兒節才穿的小和服,拿個手球在戰壕前麵一邊拍手球一邊唱手球歌。唱手球歌就算了,這幫家夥還讓人家小女孩一天換一個地方的手球歌,從青森版的一路唱到宇都宮版日本手球歌旋律相似但不同地方歌詞不同)。
這一招讓很多家裡有女兒的日本兵崩潰了,紛紛跳海遊過來投降——正麵走會被自己人機槍掃。後來日本憲兵加強了海岸的戒備,這幫人就跑到隅田川去投河,然後一路遊泳遊出來,逼得日本憲兵不得不在隅田川出海口的第11台場作者杜撰的炮台)上架起機槍和探照燈,掃射水麵。
不過,此時的日本關東軍中大部分士兵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所以會吃手球歌這套的中年人並不多,不像二戰後期日本打到沒兵了,中老年人都拉來組織聯隊。
發現了這點之後,白羽扇們又換新招了。
他們組織部隊齊唱日本民謠。由於齊唱的聲音特彆大,很快參與圍城的關西軍隊也開始跟著唱,不一會就形成“四麵楚歌”的勢態,圍城中關東軍隊什麼感覺可想而知,但動搖歸動搖,這一招勸降的效果卻沒有之前小女孩手球歌來得犀利。
鑒於此,白羽扇們再次換招:這次他們找來一大堆本來居住在廓外町的藝妓,在戰壕外端坐,拿著三味線整日整日的彈唱。這個年代藝妓的表演中很重要的一個項目就是現編詞的彈唱,白羽扇們用白花花的銀子說服了她們用自己的技巧,將這些天的淒慘遭遇編成歌通過大喇叭唱給外廓上的日本兵聽——當然大反派是燒了她們的青樓的日本軍隊,中國軍隊則成了收容無家可歸的她們的救世主。
7月21日,一名新的藝妓江利智惠美來到誌願軍浜鬆喊話站。這位江利智惠美姑娘並非在廓外町生活的藝妓,她住鐮倉,並且早就憑著過人的才藝完成了贖身的壯舉,在江之島對麵開了一家宿屋。…。
這次來到東京城下重操舊業,是為了見自己的意中人高倉君,正因為這樣,她彈唱的內容和之前的藝妓都大有不同。
她訴說與高倉君的相遇,追憶他們在鐮倉度過的那些美好的時光,然後傾訴在開戰的這些日子裡自己是多麼的思念高倉君,為了高倉君的安危擔心得茶飯不思。
她唱得那樣動情,就連喊話站裡懂日語的中國軍官都不由得動容。
第一輪唱罷,一位年輕的士官給江利姑娘遞上麥茶。
就在這個時候,仿佛為了回應江利的唱詞,江戶外廓方向傳來悲涼的歌聲。
是日本帝國國歌《君之代》。
緊接著,浜鬆正麵的芝大門這門就叫這個名字)城門大開,大批衣衫襤褸的關東軍士兵從門內湧出。同一時間,麵朝中國軍隊陣線的禦成門、虎之門等城門全都打開,關東軍的主力出現在中國軍隊的視野中。
而在浜鬆陣地正麵,日軍陣中還出現了日本皇室的印信和旗指物。
在士兵們出現後不久,大量平民進入了中國指揮官手中望遠鏡的視野裡。軍民混合而成的龐大陣線以緩慢的步伐前進著,高唱仿佛哀樂一般的君之代。
如果這是進攻,那他們前進的步伐未免太過緩慢,陣型也太過密集,可要說這是來投降的,又確實不像。一時間誌願軍的基層指揮官們都傻了眼,隻能趕快用無線電上報情況,同時組織部隊進入陣地。
浜鬆這邊也是一樣,一位白羽扇衝上來將還在戰壕外麵呆站的江利拖進戰壕,在他們身邊,大批戰士扛著彈藥箱衝向機槍位,而在喊話站旁邊的一個貌不驚人的小掩體裡,兩名士兵掀開了蓋在步炮上麵的偽裝網……
“那個聯隊旗!”江利姑娘突然發出驚叫,“高倉君!”
她一邊叫一邊打算衝出戰壕,卻被圍上來的中國士兵死死的按住。
女子那悲哀的慟哭,就這樣被掩蓋在《君之代》那暮氣沉沉的旋律之下,無法傳到她的愛人耳中。
海上,霸主號裝甲堡艦橋。
三天前中國海軍艦隊摧毀了隅田川出海口上最後一個炮台,於是霸主號就直接停在了海岸旁,準備用直瞄火力支援今後的東京攻擊戰。而這天早上,為了親眼見證未來這場至關重要的戰鬥,林有德帶著精簡的隨從班底——也就是自己的近衛隊——來到了霸主號上。
此時此刻,林有德正用望遠鏡觀察岸上的情況。
“他媽的,這種時候給我弄這出,玉碎你妹啊。”
也難怪林有德要罵娘,他可是打著日本救世主的名號來幫助日本人民打敗邪惡獨裁統治者的,他的軍隊要是開槍屠殺了日本平民,那這個救世主的名頭就要蒙灰了。所以林有德三令五申部隊要注意形象,要謹記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回倒好,人家主動送槍口上了。
開槍那就是屠殺,不開槍跑路那是示弱。
林有德想了一想,覺得開槍的命令什麼時候都能下,現在得抓緊時間挽救一下。
考慮完畢之後,林有德放下望遠鏡,扭頭對巴說:“你送我上去。”
巴一愣,隨後點點頭:“明白了。”
那邊海軍那票人嚇壞了:“林大人,使不得呀,這種情況隻要我們開炮,幾下日本人就要嚇得縮回去了!”
林有德擺擺手,示意他們不要說了。…。
“諸葛亮怎麼說來著,攻心為上。瞧我的。”
說完林有德就走出艦橋,來到裝甲塔側麵的甲板上。他摟住巴的腰,於是少女騰空而起,帶著林有德向陸地上天皇印信所在的位置飛去。
由於天皇的印信突然停止了前進,“停止前進”的口令很快就從天皇親自出征的芝大門前擴散到了整個陣線,最終,玉碎的浪潮漸漸停下了本就緩慢的前進步伐。
除了從芝大門出來的人之外,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而在芝大門前,中國的士兵們紛紛跳出戰壕,和從天而降的林有德一起,直麵衣衫襤褸的日軍,雙方此時的勢態直讓人想起冷兵器時代的戰爭:雙方軍隊劍拔弩張的列陣對望,兩軍主將則單獨前出麵對麵。
明治天皇一臉嚴肅,與之相應的,林有德卻一派輕鬆的表情。
對視了一會兒後,林有德首先出招:“我一直以為,明治天皇應該是個有作為有擔當的統治者,現在看來,我錯了。統治者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引領人民,將自己的人民導向死路的統治者,再怎麼勵精圖治,也隻能落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