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靜靜的馬恩河4)
為了維持大軍的行動,德軍總參謀部有一份詳細的補給計劃,根據這份計劃,這份計劃中大多數物資都需要依靠鐵路來運輸
那慕爾便是這條補給線上最重要的轉運站之一,六條鐵路在這裡交彙,而且這裡還設有火車頭維修廠,每天進出車場進行檢修的車頭就超過兩位數,而調度場站裡更是常年停著幾百節等待編組的車皮
可以說,那慕爾就是整個德國戰爭機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一旦出問題很可能導致連鎖反應,甚至使整個戰爭機器停擺
正因為這樣,德軍總參謀部把右翼作為預備隊的第三集團軍的總部放在那慕爾,集團軍的部隊很多也駐紮在那慕爾周圍,時刻防備靠著英國海軍艦炮支持據守海岸城市的比利時殘兵的突襲
1908年11月初的一個晚上,一列裝滿傷員的列車駛近那慕爾,停在距離城市隻有十分鐘距離的一個小站上等待那慕爾車站的調度室空出站台
小站上隻有寥寥幾個德國兵在站崗,燈火通明的車站主屋裡時不時有粗魯的大笑傳出來
此時德軍上下都認為勝利在望,運氣好甚至可以在巴黎過聖誕節
士兵們都在想著進入巴黎之後去嘗一嘗傳說中的法國美女的滋味,軍官們則在幻想即將戴在自己胸前的勳章
沒人認為法國人還能翻出什麼大浪,而〖中〗國人哦,那些黃皮小
矮子有什麼可怕的?高大的日耳曼戰士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做打仗!
當然,就算勝利在望,德軍依然是那個紀律嚴明的德軍,驕兵會犯的那些事,德軍可不太會犯此時車站警備這麼薄弱,並不是德國人的疏忽,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特種作戰的概念德軍不管是最底層的士兵還是最高級的將軍們,都從沒想過後方設施有可能遭到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小股部隊的攻擊
這和歐洲乃至整個西方世界的軍事傳統有關在十九世紀以前,歐洲列強的戰爭規模都有限,部隊的供給問題沒有那麼突出,就算後勤補給被切斷也可以通過就地征糧來解決,直到法國人打俄國的時候,俄國人才用出了堅壁清野的絕招,然後在冬將軍的配合下擊敗了拿破侖在那之前,歐洲的軍事家們很少在後勤補給方麵動腦筋
當然這和戰爭的形式也有關,冷兵器時代補給就是糧食,相對比較好解決,也就〖中〗國這個奇葩幾千年前就動輒點兵十萬,所以才生出了“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軍事準則,相比之下歐洲人這方麵的觀念就薄弱得很
進入熱兵器時代,開始有了彈藥消耗這條,但排隊槍斃的時代步兵自己背的彈藥就差不多能打滿整場戰役了,直到一戰之前歐洲的軍事家們都沒幾個人預見到未來的戰爭中彈藥消耗會呈幾何級數增長
簡單來說,福煦也好小毛奇法金漢也罷,就連魯登道夫此時都沒意識到打擊後勤係統對戰爭的影響有多大
這其實並不奇怪,大多數時候人類都那麼短視,林有德要不是從未來穿回來的外掛男,估計也沒有辦法在完全沒有可以參考的經驗之前就未卜先知
但問題是,林有德就是個穿越回來的外掛男,特種作戰的理念已經深入他的內心,精銳小部隊四兩拔千斤可是他最愛的橋段
他早就建立了一係列旨在進行特種作戰的單位,並且開發了各種昂貴的導力裝備配發給他們
…
比如被士兵們稱為“鬼衣”的光學迷駱
正是這種迷彩,讓幾個魅影神不知鬼不覺的接近了站台上那幾個孤零零的德軍巡邏兵
悄無聲息的殺戮之後,魅影解除了隱身,對身後的灌木叢做了幾下手勢一由於德軍也裝備了一定的無線電裝備,滲透進來的eas部隊采取無線電靜默以防萬一
下一刻,樹叢中鑽出來一排鬼影,他們以敏捷的身手跳上列車,三兩下就爬到車頂上隱蔽起來,完全沒有驚動車廂裡的傷員和護士們
就在這時候,列車似乎接到了那慕爾運兵司令部的命令,車頭噴出一鼓蒸汽,拉著車廂緩緩的向前移動
沒有一個德國人發現列車上已經多了一批不速之客
十分鐘後,列車駛入那慕爾車站
大批德國兵和抓來的比利時勞工衝上來,開始轉運列車上的傷員
而靠著光學迷彩潛伏在車頂上的鬼魅們也開始了行動
一個小隊跳下鐵軌,借著列車車體的掩護摸向站台儘頭的補給物資堆棧,另一個小隊則直接爬上了橫跨鐵道的天橋,以利落的動作摸掉了天橋上的巡邏哨,隨後響著設置在車站上的這兵司令部摸過去
而第三隻小隊一直在車頂上趴著,等到德國人把傷員運完再次啟動列車,這個小隊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混進了那慕爾的列車調度場,停在調度場內等待編組的車皮和車頭便是這個小隊的目標
德國人拿著水管上來開始衝洗傷員們留在車皮上的血和其他汙漬的時候,這個小隊展開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