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xj都督府第一號政府令
第68章xj都督府第一號政府令
張大都督在彙合30萬的後續三秦子弟兵後,為了儘快讓這些新兵蛋子,形成戰鬥力,這貨把這30萬新軍全部打亂,編入了新一軍。
使的新一軍擴編成了,擁有20個師的36萬人的龐大集團軍,並給他們按xj邊境線,劃分了各自的邊防駐防區。
1)“布爾津河河口”的at地區由1、2、3三個師駐守;
2)“額敏河河口”的塔城地區由5、6、7三個師駐守;
3)“阿拉山口”的阿拉山口地區由8、9兩個師駐守;
4)“伊犁河口”的伊犁地區由10、11、12、13四個師駐守;
5)“彆迭裡山口”的aks地區由15、16、17三個師駐守;
6)“烏孜彆裡山口”的ks地區由18師駐守;
7)“紅其拉普達版”的葉城地區由19師駐守;
8)“因地拉科裡山口”和“喀喇昆侖山口”的和田地區由20、21、22三個師駐守;
之所以,張大都督的部隊編製裡沒有4、14兩個編號的師。
那是因為它們的師團諧音太晦氣了,特彆是對於隨時要上戰場的人來說,這兩個數字簡直是打擊士氣的魔咒!
所以至此之後,xj的張大都督的隊伍裡,就再也沒有了這兩個編號!)
在xj漫長的邊境線上,以上這8個地區,就是從外部進入xj境內的必經入口路徑。
而其它地區,不是高原雪山就是險山峻嶺,根本就不適合人類通行,就更彆說部隊大規模的調動了。
張大都督仔細研究後,又跟後世的資料做了對比,按各自區域的重要性,部署了不同的兵力。
其中1—4這四個地區,是北疆沙俄的主要入侵入口,所以必須重兵把守。
5—6山口主要是外部分裂勢力的潛入途徑,隻要派個有民族工作經驗的師長帶領一個師就足夠了。
7—8山口是英國這個攪屎棍,從印度偷運煙土和武器的走私進疆的主要入口,所以這裡就需要一個心狠手辣不怕惹事的師長了。
分配完任務後,整編完的隊伍在領完一個冬季的補給後,就按照各自的駐防區陸續的開拔了。
至此,二爺的xj邊防部署已基本完成。
剩下的就是紮緊口袋,肅清內部和進行xj大建設了!
1915年7月26日,張大都督及其直屬都督府警備團,跟10、11、12、13四個師的八萬伊犁駐守部隊,終於抵達了伊犁河穀的惠遠古城。
伊犁河穀地區因雨量較充沛,被譽為“塞外江南“、“中亞濕島“等美譽。
轄區內住有哈薩克、漢、維吾爾、回、蒙古、錫伯等47個民族成份,其中維吾爾族占大多數,其次是回族、蒙古族和錫伯族。
而漢族在全疆境內,隻有區區的10多萬人,約占此時全疆人口的5。
張大都督在伊犁將軍府,看著曆任督軍府的人口記錄檔案,直皺眉頭~~~人口政策任重而道遠啊!
他張大都督大手一揮,霸道的攆走了將軍府原有的全部仆人及屬官筆吏,名正言順的住進了伊犁將軍府,這座集辦公住家於一體的園林式古宅。
伊犁將軍府位於xjhc縣惠遠古城內今惠遠鎮)。
始建於清光緒八年(1882年)。
他張大都督自住進將軍府,這就算正式上任了。現在xj省的所有軍政大權全集於他一身。
而張大都督上任後,發出的第一份蓋有都督府打印的正式政府令卻是一份不倫不類的通知:
中華民國xj省督軍府第一號通告:
自中華民國四年八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xj省境內所有外國駐疆機構、各國領事,及xj省境內各宗教機構,傳教教士,非中國國籍之所有在疆外國人士。
必須以上述之規定之日內,到xj省都督府報備。
取得督軍府承認其外交權限,及活動範圍,以及傳教資格後,方可行駛其在xj省內的各自權利。
否則,在規定之期限內,沒有報備督軍府之各國領事、駐疆機構、宗教傳教士、科考隊、個人探險家等,非中華民國國籍之人士、將被視為敵對間諜罪予以就地處決!
此告!
中華民國xj省都督府印)。
xj省大都督張鵬翔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