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他在撒謊。
當了十幾年警察的韓飛一眼就看出了死者徐浩的這位陳姓導員有問題。
警方查案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出於各種原因而不願意說實話、不配合的人。
這樣的人,韓飛見多了。
“是嗎?不過我們剛才在其他地方了解到的情況跟陳老師你說的好像不大一樣啊,要不你再仔細回憶回憶?”
常年和各類罪犯打交道,韓飛的眼神無比淩厲,整個人給人的壓迫感也很強。
此話一出,陳老師的表情便肉眼可見的慌亂了起來。
但他臉上的慌亂也僅僅隻是持續了幾秒鐘,表情很快便恢複如常。
陳老師雖說沒有和警方打過交道,但警察問話的套路,他還是知道的,在電視劇上看過。
他察覺到了韓飛是在框他。
搖了搖頭,繼續堅持自己剛才的說法“那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我是真不知道徐浩跟誰鬨過矛盾,沒聽說過。”
在經驗豐富的老警員麵前,撒謊的意義不大。
所以,雖然陳老師幾乎是什麼也沒說,但從他的回答中,韓飛能確定兩件事。
一徐浩的死和這位陳老師大概率沒什麼關聯。
畢竟如果徐浩的死和他有關係,那他一定會故意推幾個人出來,誤導警方查案,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口咬定自己什麼也不知道。
二徐浩肯定在學校裡肯定跟人結下過梁子,而且這個人,陳老師一定認識。
不出意外的話,他和這個人的關係應該很不錯,不然也不會啥都不說。
一般情況下,僅僅知情不報是不構成違法的,遠遠達不到包庇罪的標準。
隻有明知罪犯身份卻還幫他逃脫、隱藏或提供錢財等行為才能構成窩藏、包庇罪。
因此即便韓飛能看出來陳老師是故意不想說,也沒法對他采取什麼強硬措施。
但韓飛想到了另一個法子。
“我能看看徐浩所在班級的名單嗎?”
“可以的,我找找啊……在這。”陳老師翻找了一陣後,將一份紙質名單遞給了韓飛。
韓飛接過這份名單後連看都沒看,就將名單放在桌上,推到了陳老師麵前,並從桌上的筆筒中抽出了一支筆,遞給對方。
緊接著一連問了幾個問題。
“徐浩的室友是哪幾個,能麻煩陳老師幫我圈出來嗎?”
“班上的班長、團支書和其他班乾呢,分彆是誰?麻煩也圈一下。”
“還有,班裡拿過獎學金和助學金的呢?圈一下。”
陳老師按照韓飛說的,依次在名單上圈出了一些人,不過筆落到一個叫夏嘉樹的人名上時,他遲疑了一秒,隨後立馬將筆抬了起來,隻在名單上留下了一個點。
繼續圈其他名字的同時解釋道“不好意思,我看錯名字了……,好了你要的那些人都圈完了。”
“行,那感謝配合。”
緊接著,直接帶領警員們離開了辦公室。
剛一出門,韓飛將名單展示給警員們看了一眼,同時用手指在紙張上點了其中一個人名。
“這個人,夏嘉樹,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爆炸案的真凶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