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安國王抵達長安城的事情,暫時沒有人知道。
即便是天子也是一樣。
陳成己、陳朱樓兩個人安安靜靜的下了馬車,除卻周身幾個護衛的士卒之外,讓其他人都停駐在長安城外幾十裡的右扶風處。
就這樣父子兩人趁著夜色走進了長安城。
光和三年的長安城,依舊是那麼的美麗異常,它帶著大漢厚重的四百年間無數的過往和故事。
安國王府依舊為陳氏保留著。
往日裡也有人打掃,隻是人沒有那麼多。
陳成己接到天子之信的時候,就著人提前來了這府邸,將其安置好,以免父子兩人到了這長安之後,反倒是生活成了問題。
如今府邸門口,一如當年高皇帝時期。
換做旁的權貴是決計不允許門口有商販、民眾的,甚至連經過都要小心翼翼,但陳氏不同,陳氏不在意這些,若在安國王府門口販賣東西能夠讓百姓免受些欺負,曆代陳氏的家主都是十分願意的。
在陳氏退隱的那些年裡,這裡倒是安靜了一些,因為百姓們也都知道,這裡住著的那位聖人離開了。
悄然從後門走入這府宅之內,陳成己伸了個懶腰。
他回頭看向身旁的陳朱樓說道“朱樓,這怕是你我父子最後的安靜時候啦。”
陳成己笑著“去吧,今夜好好休息,從明日開始,恐怕就沒有這麼清閒的時候了。”
今夜他們入城的消息,最遲明天就會傳到各大世家、各大權貴的桌子上,然後無論是陳氏的門生也好,還是那些世家權貴也好,都要前來拜訪陳氏的家主。
後日的朝會陳成己也一定是要參加的,畢竟他已經是丞相了。
此時新漢的丞相雖然名義上地位依舊是三公之首、百官之魁,但事實上已然被架空,人們隻知道有“大將軍”而不知道有丞相了。
但
依舊是那句話。
官場上也是要看身份背景的。
陳成己是大將軍,那麼大將軍便是百官黨魁。
陳成己是丞相
那再簡單不過了,丞相本就是百官之首。
即便此時陳成己隻是一個三百石的小吏,那麼朝堂上下也是他這個三百石的小吏官最大。
這也是為什麼袁氏、十常侍、甚至是天子都因為陳成己回歸朝堂,而感覺到震驚的原因。
大漢的朝堂是時候產生變化了。
陳朱樓回頭看了一眼麵前的一切,而後再次凝視著這恢弘的長安城,最後悠然歎了口氣說道“真希望大漢能夠再存活五百年啊。”
今時的大漢,讓他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大將軍府
何進滿臉橫肉的坐在那裡,臉上帶著驚訝和不理解“什麼?安國王可能已經入長安城了?”
他猛的站了起來,手下意識的在顫抖,但他強行遏製住自己內心的慌亂。
他不斷的告訴自己,自己已經是大將軍了,已經是百官黨魁了,已經是這天下除卻皇帝之外最有權勢的人了!
哪怕是安國王來了也沒用!
自己手底下的兵,難道會聽安國王的而不聽自己的麼?
這簡直是可笑!
應該應該不會的吧?
他回頭看向坐在身旁的男人,低聲的問道“先生,您覺著這位來此,是為了什麼?”
那人閉著眼睛,歎了口氣。
“一切等到明日便都知道了。”
右扶風外三百裡
董卓坐在馬背上,砸了咂嘴,一雙小小的眼睛中帶著些許的閃爍陰沉。
“文和啊,你說安國王想乾什麼?”
賈詡坐在他的身旁,搖著手中的扇子,眉宇中帶著幾分平和。
“將軍不是收到了消息嗎?安國王收到了陛下的血書,說是朝堂被權貴世家掌控,民不聊生,請安國王殿下回來擔任丞相,複興大漢。”
董卓哼哼的笑了兩聲“你真的相信這個?”
賈詡抬起頭“為何不相信呢?”
“將軍,此時大漢的百姓們雖然還沒有到舉步維艱的時候,但各地卻已經開始彙聚起來民眾了。”
他的神色悲天憫人,仰起頭看著星辰說道“我在離開家鄉的時候,曾聽聞有一教派名為“太平道”,其領袖自號“天公將軍”、“大賢良師”,宣稱自己是得到了“南華仙人”傳承的“太平要術”,還得到了“太上大羅天得道帝君”的指引,因此建立者教派,是為了教化世人,拯救世人。”
賈詡似笑非笑的看著董卓“這人說的好聽,但在詡看來,此人不過是想要改天換日罷了。”
“黃天之事,本就如此。”
董卓皺眉“你的意思是,安國王陛下也是因為太平道等人的事情,所以才願意出山的?”
“目的是為了拯救大漢?”
賈詡再次搖頭“不。”
“安國王想要救的,是這個已經爛透了的世道。”
他說完這句話之後便坐在那裡,不再置一言了。
而看著這樣的賈詡,董卓眼眸中也是帶著些許的疲憊。
“這個爛透了的世道,還有救的必要麼?”
他嘴角帶著嘲諷。
這個版本的董卓與原本的董卓不同,但他同樣出身西涼,是在西涼那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名聲。
但
他是貨真價實的出身底層,也明白自己這種大老粗在那些“勳貴”“世家”的眼睛中,不過是一隻可以利用的螻蟻罷了。
董卓不無感慨的說道“越武啊,你說當時我要是拜入陳氏門下,而不是袁氏門下,此時是不是就不用做這些弄權之事了呢?”
牛輔在一旁樂嗬的摸著自己的頭“將軍,俺是個老粗,不懂這些。”
“俺就知道,不管您做什麼,俺都聽您的。”
他的眼睛中有些些許精明“但俺聽說陳氏家主曆來都是大肚子的,將軍您這些年也沒有做什麼太大的惡事,若是這個時候向安國王殿下闡明一切,是不是就不會有事兒了?”
大肚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