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年總結·既人生二十六_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_免费小说阅读网 

一周年總結·既人生二十六(1 / 2)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今天過了這個生日,就正式踏入二十六歲了。

一個正兒八經可以說是奔三的年紀。

正好也是這本書一周年的時候了。

感慨人生多惆悵。

先總結下上一卷,其次再絮叨幾句吧。

上一卷其實想表達的主題很簡單,就是卷首語以及卷名合起來。

“六朝何事,隻成門戶私計。”

曆史在前行中,無論是什麼國家、什麼製度、什麼樣子雄才大略的人,隻要這個國家和朝代持續下去,那麼最後必然是會發展成這樣的一句話。

“六朝何事,隻成門戶私計”

龐大的家族以及勢力、權力、財富會逐漸的朝著一定的方向去彙聚,最後成為個人的家天下。

沒有什麼人能夠阻擋這一點,因為就算一個人雄才大略,但隻要他還是一個人,他就必然會衰老、會疲憊、會精力不足,那麼他必定會輸掉這一場戰爭。

因為他的對手和他不一樣。

他隻有一個人。

但他的對手卻是無窮無儘的。

到了最後,邪惡必定會戰勝光明,必然會戰勝正義,因為燭火會熄滅,因為他所要麵對的是一片無窮無儘的黑暗海洋,他所要麵對的不僅有從前的敵人、還有現在的、過去的敵人、甚至還有從前的朋友、現在的朋友、未來的朋友。

一如同本書當中,“萬歲帝”張安年。

張安年絕對不是一個好人,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他也不是一個聖人,這更是毋庸置疑的。

但他在竭儘全力,竭儘全力去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的一切。

這是因為他在年幼的時候所受到的教育是“陳氏”丞相“陳誌”的教育,他所學習的是陳氏那種以天下為己心的教育,他繼承了陳誌的誌向,又沒有完全繼承陳氏的誌向。

他是殘缺的。

他的老師並不是“陳誌”,而是“陳氏”,但他與他的老師不同。

他真正的老師“陳氏”所擁有的東西,他也不可能擁有。

陳氏是一個什麼樣子的存在呢?

持身光明正大、其存正義理想、其誌堅不可摧、其力天地無敵。

無論多麼艱難的歲月、多麼恐怖的烈焰都無法改變與摧毀陳氏,無論多麼大的誘惑與腐蝕都無法令其動搖,無論什麼樣子的誘惑,都不可以讓陳氏放棄自身的信念。

這是陳氏。

張安年是怎麼樣子的一個人呢?

因為篇幅有限,所以在今天的番外當中寫了一下張安年,簡單交代了一下這個人物。

年幼的時候被困居深宮,不得自己父親的喜愛,甚至被自己的母親強行逼迫服用金丹,也因此造成了他扭曲追求長生的性格,在剛剛掌權的時候,他被迫接受先皇留下的常侍、太後外戚的遺留。

他人生當中唯一的光並不是陳誌這個老師,而是“陳氏”這個老師。

陳誌所唯一帶給他的是“陳氏”的理想與信念,是陳氏的藏書,是陳氏這麼多年來所堅定行使的道路。

他是落後與先進的集合體,是正義與邪惡的交彙,是天下為公與天下為私的落腳處,是一個矛盾而又畸形的存在。

他一邊想要打破世家、貴族、統治階級的壟斷,但另外一方麵,他自己又是最大的世家、貴族、統治階級,他無法突破自身,因為他不是“陳氏”。

總有人看這本書說“既然不改變曆史,那我看你乾什麼”。

有些時候我挺無奈的。

難道是否改變曆史,僅僅是看某個朝代、某個國家是否滅亡了麼?難道僅僅是看某個時代是否建立了麼?

曆史總是波瀾壯闊而又有力的。

縱使沒有唐朝的存在,也一定會有一位名為李世民的人從萬千塵埃中跳躍出來,縱使沒有魏晉南北朝的存在,也同樣會有一個陰謀家、一個聖可汗、一個矛盾體的楊堅跳躍出來。

曆史滾滾而行,這些璀璨的星辰永遠會存在。

正如我開書時候就說的。

陳氏不會阻礙這些輝煌而又燦爛的星辰存在,也不會奪去他們的光芒,但陳氏會如同這些星辰一樣璀璨在天穹之上。

如將死之際將匈奴逼退狼居胥山後,在歸去途中才死去的武安君陳瞻。

如大漢的臨安侯陳去虜。

如漢末時期的陳朱樓。

一如我當初所說,陳氏不是掠奪者,陳氏同樣是這一片由我構建的曆史的參與者。

整個曆史是以“陳氏”的視角去發展的,哪怕在某些時候陳氏在書裡麵某些章節出現的存在感比較弱,但那就是陳氏的視角啊。

那是以陳氏視角看到的天下。

如同你不可能看到以我為視角的世界是怎麼樣的一樣,我這樣一個陳氏的構建者所描寫的一定是陳氏視角所看到的一切。

拐回那個話題。

曆史沒有發生改變麼?

春秋時期,秦國不再是暴秦,哪怕最後始皇帝失敗了,也依舊會有天下之人為秦國而奮鬥拚搏,這不是改變麼?在原本的曆史中,秦的覆滅可以說是人人都參與了,沒有人為秦國哀悼;但在這一片有陳氏的曆史中,總有那麼一些人在為秦國哀悼、堅守到最後一刻,如秦武烈帝——子嬰、以及那些奮鬥到了最後、廝殺到了最後的將士們,他們明知道自己會失敗、但他們堅定的守護者自己的家國。

秦始皇帝還是秦王的時候,拔劍向趙太後,以此阻止了母子相殘的情景,避免了嫪毐以及趙太後的陰謀。

這不是改變麼?

漢初,匈奴沒有成為中原王朝的負擔,韓信以及當時的武安君後人陳得一同將匈奴打殘、將他們的獠牙拔掉、讓他們如同野狗一樣苟延殘喘,而不是讓大漢淪落到當朝皇帝被“白登之圍”,當朝太後被調戲的地步。韓信蕭何等一眾漢初賢臣得到了一個良好的結局。在第二任皇帝劉盈以及呂後想要掌權的時候,橫刀立馬,阻止了“諸王之亂”,提前將劉氏的諸侯嚇破膽,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好。

這不是改變麼?

在漢武時期,改變了原本應有的父子相殘結局、使得大漢幾乎有了一個“太上皇”提前退位的傳統,使得大漢不必經曆“巫蠱”以至於大漢走向衰落。

這不是改變麼?



最新小说: 我靠合成技能在汙染區開荒[基建] 漫威裡的假麵騎士編年史 天衍仙途 基建從當軍醫開始 兩界:彆叫我邪魔! LOL:當你將一切做到極致 我在末世種個田 限製級死神 醫學生的自述 我和五個大美妞穿越到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