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三個炮兵班組先後完成裝填,依次拉火發射成功。
在第一輪的試射中,三門火炮雖然都沒有命中,但炮彈的落點已經距離標靶非常近。
要知道,這次測試的標靶距離火炮有裡遠。
這個距離已經超出了清軍同級彆火炮的有效射程,在如此遠的距離@首發還能保持如此高的射擊精度。
洪名香不禁感歎西洋火炮之精良,炮兵技術之精湛。
三名炮長經過校正參數之後,繼續進行炮擊。
到了第二輪炮擊,兩門線膛炮都擊中了木製標靶,而同等級的滑膛炮直到第三輪炮擊才得以命中標靶。
如此精準的炮擊讓洪名香等人大開眼界。
清軍對炮兵的基本要求是將炮彈從炮膛裡打出去,最高的要求頂多也就是能打到一片大致的區域。
洪名香沒想到炮兵居然還能夠做到指哪兒打哪兒,打得如此精準,這顛覆洪名香對炮兵的認知。
1000米標靶測試完畢後,接下來是1300米,100米的,以及極限有效射程的測試。
在1300米的射擊測試中,滑膛炮的命中率進一步降低,想要命中目標已經變得非常吃力,而兩門線膛炮依舊能夠保持比較高的命中率。
這樣的結局也在梁耀的預料之內,薩克拉門托兵工廠所生產的6磅滑膛炮,極限有效射程就是1300米。
由於接下來的測試已經超出了6磅滑膛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因此6磅滑膛炮退出了接下來的測試,6磅前裝線膛炮和後裝線膛炮繼續進行接下來的測試。
測試結束之後,三名炮長和薩克拉門托兵工廠的工作人員對三門6磅滑膛炮進行測試總結。
毫無疑問,在射程和精準度方麵,兩門線膛炮是明顯要優於滑膛炮的。
如果將兩門線膛炮繼續進行比較的話,前裝線膛炮的精度要比後裝線膛炮稍高一些。
當然,滑膛炮也不是毫無可取之處,滑膛炮對標靶造成的破壞更大,也就是威力更為可觀。
在威力方麵,前裝線膛炮也是要比後裝線膛炮更勝一籌。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早期後裝炮的氣密性不佳,同時氣密性的問題也影響了射程。
在最大有效射程方麵,6磅滑膛炮的最大有效射程是1300米,6磅後裝線膛炮的最大有效射程是1600米,6磅前裝線膛炮的最大有效射程是1700米。
綜合以上數據和實際表現,前裝線膛炮似乎是最優的選擇。
不過後裝線膛炮有一樣數據比較亮眼,那就是射速要比前裝炮要快。
接下來進行測試的則是各類8磅炮,10磅炮,以及1磅炮,這些大口徑的大炮射擊所產生的巨大威力和後坐力讓洪名香以及他的隨員們感到震驚。
但這些火炮的測試並不是梁耀最關心的測試,他最關心在乎的測試,是最後四門阿姆斯特朗炮的測試。
參與測試的炮兵組對這種從未見過的新火炮充滿了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