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們也不想違抗巴達維亞總督的命令。
“你們這群懦夫!你們難道想帶著恥辱退役,回到自己的家鄉嗎?你們要知恥!要知恥!”
安特生狠狠地訓斥了這些意見和他向左的手下,同時也說明了他決定在這個時候出兵反攻坤甸是基於理性的分析,而非被感性的情緒所左右而做出的決策。
“梁耀剛剛占領坤甸,立足未穩。
我們經營西婆羅洲多年,當地土著是心向我們的。
東萬律師的蘭芳公司仍在抵抗。
這些情況都對我們出兵收複坤甸非常有利。
更重要的是,梁耀兵力不多,缺貪功冒進,選擇兵分三路,一路北上進攻東萬律,一路防守海岸,隻留下少量的兵力守衛坤甸城。
坤甸城現在正是他們防守最為薄弱的時候,現在正是收複坤甸的絕佳時機。
要是等到梁耀再坤甸構築起了防禦工事,屆時我們再想收複坤甸,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戰機稍縱即逝,諸位準備準備,隨我出征!”
經過一番猛如虎的分析,安特生認為優勢在我,現在是最佳的反攻時機,執意出兵北上收複坤甸,絲毫不給手下反駁的機會。
梁耀拿下坤甸之後,港島的第三任港督文鹹對梁耀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文鹹全程觀摩了發生在爪窪海上的這次海戰。
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海上戰事能被稱之為海戰的戰例並不多,以往那些所謂的海戰,在文鹹看來不過是剿滅海盜的小型海上軍事行動,稱不上是真正的海戰。
但坤甸附近爪窪海海域上爆發的這次勢均力敵的海戰,文鹹認為這算得上是一次真正的海戰。
起初,文鹹並不看好梁耀能在婆羅洲島有所作為,荷蘭雖然已經衰敗,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文鹹在戰前認為梁耀不能從荷印當局這裡討到什麼便宜。
隻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很快打了文鹹的臉。
如果說爪窪海海戰以荷蘭東印度群島率先撤離戰場還是在文鹹意料之中的話,那麼不到一天的時間拿下坤甸,則完全出乎文鹹的預料。
梁耀的軍事實力要比他預想的更強。
文鹹遂而決定和梁耀先接觸一番再說。
梁耀和荷印當局爭奪對婆羅洲島霸權,誰能最終獲勝,文鹹並不在乎。
他最在乎的是英國在婆羅洲島的利益是否會因婆羅洲島霸權的變更受損。
文鹹想知道,梁耀是對大英帝國在婆羅洲島利益的態度。
“總督閣下,稀客啊。”梁耀在坤甸會見了文鹹。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香山人,縱然是文鹹長著一副和藹可親的麵容,行為舉止看上去也十分紳士。
但他對所謂的港督和澳督,實在是很難有好感。
不過頭疼的是文鹹他又不得不見。
和荷印當局爭奪婆羅洲島的霸權,梁耀心裡還是有不小的勝算。
如果英國這個攪屎棍入場攪局,那是真的可以改變雙方勝負的天平。
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其海上力量在地球上,還真就是天下無敵的存在。
就算梁耀討厭英國這個攪屎棍,也還是不得不想辦法先穩住英國人。
梁耀不指望英國佬能站在自己的這一邊,但至少也要讓英國人就此事保持中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