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他們是在半路上摔下懸崖而死,然後屍體被豺狼虎豹叼走,還是過江過河的時候沉船而死,屍體被魚蝦吃了,那就不關我們的事了。”
“大人,隻有這樣才能穩保您的前程啊!”
葉青看著吳用極其嚴肅的行禮一拜,真就是欣慰又後怕啊!
之所以感到欣慰,是因為吳用為了保他葉青在這裡的前程,不惜冒著最低都是夷三族起步的風險,想出殺欽差這種主意來。
葉青知道,隻要他點頭同意,吳用絕對不會含糊,明天就能把事情辦得妥妥的。
或者說他待會兒去泡個澡的功夫,那些人就會變成還尚有餘溫的屍體!
對於這一點,他完全可以肯定,一點都不用懷疑。
就衝他這份忠心,就應該感到欣慰。
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感到後怕!
暫不考慮其他因素,就算事情真如他吳用想的那樣順利,直接就把他們當北元探子殺了,還不被朱元璋發現,保住了他在這裡的前程。
但卻擋住了他回家的前程啊!
這裡有什麼好的,夏天沒空調,冬天沒地暖,出遠門還沒飛機,人生本就短暫,還要把大半時間都浪費在路上。
就拿過不了幾年就會發生的‘空印案’來說,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悲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交通不行還耗時。
按照《大明律》的規定,各地方行政單位,每年都要向朝廷戶部,呈送錢糧稅款的賬目。
而且戶部與各地方行政單位的賬目數字,必須做到完全相符,才可以做結項處理。
但凡有一項對不上數字,整個賬冊都會被打回去重新填報,關鍵是還要重新蓋上地方官府的相關權利印章。
要知道這時候的首都在應天,全國各地的相關官吏,都要親自跑去應天報送賬目。
而這時候上的稅,還不能全部用寶鈔,寶鈔隻能占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的稅款還是糧食和布帛。
在這個講究吃飽穿暖的時代,糧食和布帛才是最大的硬通貨,遠比那未來貶值極快的寶鈔值錢。
尤其是絲綢,更有‘一兩絲綢一兩金’之說!
也正因為大部分都是用實物納稅,所以出現一些路途損耗,就是在所難免的,也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尤其是雲貴川以及兩廣地區,他們要經曆長時間的跋山涉水,才能把糧食和布帛送到應天城去。
以現在的交通條件,要讓他們不出現路途損耗,那就是絕對的難為人!
但他朱元璋就是這麼一個認死理的人,愣是要人家回去重新造冊,這麼折騰兩次,一年的時間也就浪費過去了。
所以,他們為了方便,為了不來回折騰,這才有了事先備好空印書冊的做法。
而且這也是一直流傳下來的慣例,大明朝開國以來,也沒有出個明令禁止的行文!
可朱元璋就因為這件事,直接就下達了一個,一杆子打死一船人的命令“主印官員全部處死,副手及其以下,杖責一百再充軍。”
不錯,
他葉青也相信,必定有人趁這個機會中飽私囊,但也完全用不著一杆子全部打死!
就這件事來說,罪有應得的人不少,但白白冤死的人也不在少數。
且不說這個時代各方麵的物質條件,都比現代都市差,就憑他朱元璋的這個做法,這種為朱元璋打工一輩子的前程,他也完全不屑!
想到這裡,葉青就立馬看向了吳用,眼裡還儘是責備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