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世為人,無論如何,他現在都逃不開“崇禎子孫”、“明渣餘孽”這個身份了。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諒德藐躬,上乾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麵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麵。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崇禎帝似乎是個好皇帝,但正是在他的手裡,大明朝滅了,漢民族敗了,數千萬人淪為冤魂白骨,不找他找誰?
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他雖然是崇禎的後人,可是這個時候,他可不敢暴露身份。除了作死更快,沒有半點建設性。
父親少年時一路南下流浪,沿途重重災難,不可能有什麼“崇禎遺詔”,或者那些自證身份的東西。即便是有,恐怕也早被父親毀了。
留這些東西在身上,那不是引火燒身嗎?
父親逃離京城,不過是十二歲的少年,外公又是怎麼認出父親的?要說是憑相貌,他打死都不信。
難道說,父親還真有自證身份的“法寶”?
王和垚心思浮動,其他的少年們都是無言,一起看著遠處天際線上的滔滔江水發呆。
“和垚,那幾個官兵,你是怎麼殺的?”
趙國豪忽然輕聲問了起來,立刻轉移了眾人低沉的情緒。
眾少年的目光,又投在了王和垚身上。
一人殺四個官兵,裡麵還有韃兵,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是困難重重。是以,儘管有鄭寧的信誓旦旦,眾人也是半信半疑。
“雖說是僥幸,但也不是太難。”
王和垚本來想一筆提過,不過趙國豪的話,讓他起了彆樣的念頭。
滿清坐穩江山,抗清義士,人人悲觀失望,甚至於心灰意冷,就如黃宗羲一樣。即便是吳三桂、耿精忠起事,他們也提不起興趣。
他要給這些人勇氣,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的血熱起來,最好熱血沸騰。
這些少年,勇則勇矣,但要是沒有些防身殺敵的手段,豈不是太過危險。還是教他們一些防身的本領,也可作為將來起事的根基。
他可是堂堂正正的軍官!像刺殺操和擒拿格鬥、軍體拳,骨子裡的東西,忘都忘不了。
可惜這個時代沒有後世的步槍、手槍什麼的,不然可以教他們射擊打炮,殺傷力更大。
“和垚,你會功夫?”
鄭思明眼睛裡麵,半信半疑。
大家從小長大,知根知底,從來沒有見過王和垚會功夫,要不然也是王和垚被人欺負,他們一直照顧王和垚,替他出頭了。
不過,他和王和垚比試過,不是王和垚的對手,這一直讓他疑惑不解。
“和垚哥,你給大家說說,你是不是偷偷練過?”
鄭寧見過王和垚殺人,快準狠,可不是現在人畜無害的樣子。
“我體弱多病,所以就偷偷跟黃家的黃三哥學了幾招,沒想到挺管用。你們誰想學的話,我教你們。”
王和垚麵不改色,輕聲說了出來。
“黃百家?”
李行中不由得一愣。
“不是說黃百家被你打倒了嗎?怎麼你是跟他學的功夫?”
“黃百家整天人五人六,一副武林宗師、道貌岸然的樣子。要不是他老子是黃宗羲,他能跟王征南學拳,哼!”
孫家純恨恨發作了起來。
“黃百家本事還是有的,隻可惜了那一套內家拳,練到了狗身上!我要是有他一半的功夫,我早就進京殺韃子皇帝去了!”
這一次,趙國豪和孫家純,難得地保持了一致。
在他們的印象裡,黃百家也隻會在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麵前擺擺架子,一件狗屁的正經事都沒乾過。
“我想學,和垚哥的功夫不錯,大哥和家純哥都不是他的對手!”
鄭寧歡喜地說道。
鄭思明和孫家純對視一眼,都是尷尬一笑。
說起來,他二人還真不是王和垚的對手。
不過,王和垚能擊倒黃百家,他二人還真是不信。
彆的不說,光是這身板,王和垚就……
“和垚,幾天功夫不見,你這身子骨……”
趙國豪上下打量著王和垚,狐疑地看著他。
“和垚,你吃了什麼?個頭也高了,身子也壯了,和以前真不一樣了!”
李行中捏著王和垚的胳膊,和他比了比個子,有些沮喪。
原來他們幾個人裡麵,隻有王和垚比他個子矮,比他瘦弱,他還有些安全感。
現在兩個人站在一起,王和垚比他高出小半個頭來,幾乎都要和孫家純、趙國豪不相上下。
“看到沒有,這就是晚上經常在床上鍛煉身體的結果!”
王和垚哈哈一笑,表情有些猥瑣。
和剛重生時相比,現在的他氣力奇大,個頭變高,身體變化明顯,一塊腹肌正在向幾塊分化。
不知道,這是不是穿越者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