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嵐山腳下,綠樹成蔭,野花盛開,溪水潺潺,夏蟬在高樹上嘶叫,不知疲倦。
“世間追名逐利,爾虞我詐,遠不及山水清澈啊!”
山腳下等待的高家勤,忽然幽幽一聲歎息。
看似語氣輕鬆,其實是來掩飾內心的不安。
“大人放心,王和垚去了這麼久,應該差不多了。要是談不攏,早就被趕出來了!”
一旁的陸縣丞,趕緊勸慰了起來。
“希望王安之能不辱使命吧。”
高家勤搖搖頭,眼睛掃向旁邊畏畏縮縮的皂隸,臉色一沉。
“百無一用!”
官府派人和土匪接洽,大嵐山土匪傳來消息,讓非官府之人前去贖人,前麵派去的幾個人都被打了回來。無人敢前去,知道此事的王和垚自告奮勇,去了山上。
第一次接洽成功,3000兩銀子談成了500兩銀子,第二次接洽依然是王和垚,理所當然,並攜帶贖銀前往。
而高家勤和陸縣丞,則是帶領官兵們在山下等候。
“放心吧,大人。王和垚機靈,定能帶公子回來。”
陸縣丞寬慰著高家勤。
“但願如此吧。可不能再出事了!”
高家勤感歎完,看了一眼周圍,又冷哼一聲。
“大人,李四那人就那樣,你看開些。”
陸縣丞心知肚明,隻好悄聲說道。
“李四,四爺,好大的名頭!”
高家勤目光冷冽,又有一絲譏諷。
“孔家聲死了,李虎沒了,下麵的狗腿子折了十幾個,李四的靠山沒了。陸縣丞,以後巡檢司的事情,你要多操心了!”
陸縣丞無奈,隻好點頭稱是。
高縣令的公子被搶,典史李建文整天忙著向縣衙要部下的撫恤,匪也不剿,找人馬馬虎虎,簡直不把高家勤的交待放在眼裡。
長此以往,餘姚縣中隻知有李四爺,而沒有縣太爺和他這個二爺了。
無論如何,得讓這李四收著點,要不然,屎盆子總有一天會毀了他二人的前程。
半山腰的一處樹枝掩映,橫柯蔽日的茅屋內,王和垚和二當家,正在悠閒地飲茶聊天。
既然演戲,就要戲份足了,不能敷衍了事。
“二當家的,我的身份,是保密吧?”
王和垚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
人多耳雜,他可不想“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放心吧!你這小子,怎麼膽子這麼小?是不是都被清妖嚇沒了?還行不行啊?”
二當家不滿地看了王和垚一眼,還是壓低了聲音。
“放心吧,搶人頭的事,隻有我和大當家知道。陳山會麵,隻有我和幾個貼心的兄弟。你就放心吧。倒是你那個什麼“餘姚六君子”,沒有刀頭舔血過,你可要當心了。”
二當家的話聽在耳中,王和垚也是低聲細語,懟了回去。
“二當家,少年心事當拿雲,年輕人的熱血,也不是二當家你那些兄弟能比的。”
二當家看著王和垚,眼睛一瞪,想要發火,最終放棄,嘿嘿一笑。
“王和垚,你膽大心細,你不上山,實在是太可惜了!”
一個搶人頭,就讓王和垚的膽色和深思熟慮淋漓儘致。這小子,可不簡單。
“膽大心細,在絕對的實力麵前,屁都不是!”
王和垚端起茶杯,慢慢品著。
自從重生以來,他還是第一次有這種奢侈的享受。
就是這茶杯,似乎太粗了些,還有缺口。看起來,山上的日子也不好過。
“二當家的,你們就打算一直這樣下去嗎?”
喝了一壺山泉煮的清茶,果然是唇齒留香。相傳大嵐山產好茶,看來是不負盛名。
唯一遺憾的是,二當家的沒有送點給他。
“不這樣,還能怎樣?”
二當家的喝茶像牛飲,一口下去半碗。
“四明山方圓八百裡,大小山頭幾十個,雖然以大當家的為總頭領,其實是一盤散沙,各自為政。大當家的在大嵐山設置五營五司,五營專責作戰,五司專責屯田。兄弟們是且耕且屯,不擾民,與世無爭啊。”
二當家的目光中,有些不甘,還有些惆悵。
“大當家雖然想法不錯,兄弟們日子也過得去。但長時間呆在山裡,人也會變的沒有鬥誌。像殺巡檢司那些狗雜碎的事情,已經好久沒有了。”
清軍入關三十年,大江南北的反清勢力基本被剿除殆儘,滿清江山日益鞏固,反清成功的機會日益渺茫,殘餘的反清勢力,也隻能隨波逐流了。
大勢所趨,誰又能扭轉乾坤,不過是屠刀下多幾個亡魂而已。
“二當家的難道不知道,雲南的吳三桂,福建的耿精忠都已經起兵反清了嗎?聽說吳三桂已經打到了湖南,和清軍在湖廣隔江對峙。”
王和垚看著二當家,輕聲說了出來。
他倒要看看,這個絡腮胡子,有怎樣的心思?
“狗咬狗一嘴毛,乾老子屁事!”
二當家懶洋洋地飲茶,身子靠在躺椅上,“咯吱”作響。
“吳三桂這個老王八,和韃子一樣該殺!現在分贓不均了,開始窩裡鬥了。不管誰打贏,和老子一文錢關係都沒有!那些真正抗清的人,都死絕了!”
王和垚看著漫不經心的二當家,暗暗心驚。
好家夥,天下大事,捋的這麼清楚,九年義務教育都沒有受過,憑什麼你個絡腮胡子這麼優秀?
“王兄弟,哥哥我求你一件事。”
絡腮胡子直起腰來,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
“你要是有機會,就跟狗官求情,來大嵐山巡檢司做事。耿精忠起事以後,官府對大嵐山層層圍剿,兄弟們損失慘重。你要能來巡檢司,或許兄弟們能有條後路。”
王和垚嚇一跳,輕輕點了點頭。
能幫助這些英雄好漢,他倒是心甘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