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天下百工即便是琢磨到極致,也不過是另外一個魯班而已。
但,大地,地理,那代表的是後土和神農。
皇帝的偏心啊,真的是不要太明顯。
更甚至於這會很明顯的向群臣表達他的傾向。
聰明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皇帝的心思。
看著對麵的承天門,李承乾心裡反而平靜了下來。
他的父皇對青雀的偏愛,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誰讓青雀是他的嫡次子呢。
青雀類朕這番話,也不是說了一次兩次了。
不過若是李泰真的像他的話,恐怕真正會日夜不安的人是他吧。
玄武門,就是他這個嫡次子做的。
李泰如果真的強行取代掉李承乾,皇帝難道就不擔心李泰在取代李承乾的同時,也將他也一起取代掉嗎?
……
將這個念頭存在心頭,李承乾繼續在宮道內前行。
現在的李泰,對李承乾而言,還構不成威脅。
李承乾畢竟做了十五年的皇太子,長安百官或許因為他這一年的深居簡出,還有傳聞中斷腿跛腳有所疑問,但天下三百六十州的刺史,可沒那麼那麼快得到消息。
尤其過了今日之後,李承乾表現出的自己沒有跛腳,以及熟練的政治手段,會極大的挽回人心。
他的父皇就是現在想要讓李泰取代他,也沒有那麼容易,他還需要時間。
起碼要在李泰《括地誌》完成,同時名望散播出去之後,而且還需要李承乾再做錯什麼事情之後。
所以李承乾還有時間。
在短時間,在李泰《括地誌》完成之前,李承乾隻要不犯錯,那麼他就不會被廢。
然而,他所有的一切都在皇帝的掌控之中,隻要皇帝需要的時間到了,那麼李承乾該廢也一樣得廢。
所以,李承乾需要在皇帝確定對他動手之前,先對李泰下手。
讓李泰來一次玄武門!
哼哼!
無非時機而已。
李承乾收斂心中的冷笑,神色再度肅然起來,李泰從來不是他的對手,他的對手,隻有他的父皇。
然而在長安,不管李承乾做什麼,都很難逃出皇帝的掌心。
就算今日李承乾收拾了李泰,也還有李治,李恪等等。
他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兵權才是基礎。
但在長安,誰碰兵權,誰死。
所以,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
高句麗,這三個字頓時蹦出在李承乾的腦海中。
他的父皇南征北戰稱天可汗到今日,真正能夠讓他不甘的事情不多。
玄武門的事情始終是他的陰影,所以這些年,他才會做什麼都試圖超過他的父親。
而到了如此,他已經做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瞄向了更遠大的目標。
隋煬帝楊廣,高句麗。
超越楊廣,滅了高句麗。
《考工誌》、《括地誌》,都是為了這件事做準備。
楊廣親征高句麗,所以,他的父皇,後來也親征了高句麗。
那麼這個時候,坐鎮後方轉運糧草的李承乾,就來了機會。
這個時候的他,就有了最名正言順的碰觸軍權的機會。
……
前方,承天門已在眼前。
李安儼站在明黃色步輦之下,等著李承乾。
李承乾輕輕一笑。
晨光從東方射下,鋪倒在承天門外。
如同金色的長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