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臘月天寒,大日普照。
長安城西,金光門外,百官肅立,金吾侍從。
李安儼一身的紫色官袍,平靜站在於誌寧和張玄素兩人的身後,他的目光微微上挑,落在前方黃蓋之下的李治身上。
晉王李治代皇帝郊迎陳國公歸朝,皇帝特賜黃蓋迎候。
看到這一幕,李安儼嘴角不由得輕輕抿起。
魏王若是知道,皇帝今日會賜黃蓋於晉王,不知道心裡會不會氣惱的要死。
瞬間,李安儼的神色就平靜了下來。
前方,趙國公長孫無忌冷著臉轉過頭掃了一眼,群臣當中,所有有小動作的人全都停了下來。
當朝首相,司空長孫無忌。
他才是真正的朝臣第一人。
其他哪怕是房玄齡,高士廉,魏征等人在朝中的地位也都不如他,更彆說是早就半隱退的衛國公李靖。
然而今日,這些人全部都在這裡,陪同晉王迎接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歸朝。
高昌雖然不大,但滅亡高昌,也是滅絕一國。
這是大唐對外戰爭中的第三次滅國之戰。
第一次是李靖滅東部突厥,第二次是李靖領軍攻滅吐穀渾。
如今是第三次,侯君集領軍滅國高昌。
這是實實在在的滅國之功,所以皇帝最初是想要派太子,朝中百官,一起前來迎接侯君集的,但可惜,太子和魏王都沒來。
但那也足夠了,晉王年紀雖小,但也是皇帝的嫡子,而且還有百官,兩側蔓延出去,上千名的金吾衛衛,氣勢浩蕩的肅立在金光門外。
當然,侯君集也夠這種待遇。
甚至有某種角度上來看,侯君集已經接過了李靖的衣缽,但是衛國公……
李安儼收回思緒,前方,轟然的馬蹄聲已經傳來,一條黑線已經出現在遠處的地平線上。
……
戰馬狂奔,馬蹄嘶鳴。
上千名騎兵從視線儘頭呼嘯而至,在抵達金光門外三裡之處時,又迅速的放慢速度。
十幾名身穿金色明光鎧的軍中大將,率先脫離大隊騎兵朝著金光門而來。
轉眼間,諸將已經在黃蓋三十米處停馬。
一身黑衣金甲的侯君集率先翻身下馬,淩厲的長槊掛在馬側,黑鞘的長刀懸在腰間。
侯君集神色肅然,快步的朝著黃蓋走去。
在他的身後,薑行本,薛萬均,牛進達,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丘行恭,薛孤吳仁,曹欽,劉德敏,辛獠兒等十幾名軍中大將,也都下馬跟隨。
站在在黃蓋之前,侯君集沉沉的拱手抱拳道:“臣,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君集,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奉命征伐高昌。
率麾下諸將士,於貞觀十四年八月十日,平高昌國,計其界東西八百裡,南北五百裡,下其郡三、縣五、城二十二,戶八千四十六,口三萬七千七百三十八,馬四千三百匹。
今征伐已止,率大軍歸朝,敬獻國寶,俘虜,珍玩玉器無數,賀祝吾皇武運昌隆,萬壽無疆。”
“賀祝吾皇武運昌隆,萬壽無疆。”薑行本和薛萬均等眾將齊齊拱手。
“皇帝有詔。”一身紫色長袍的李治,頭戴銀冠,麵色肅然的向前一步,同時從身側內侍手中的托盤隻能夠取出一封聖旨。
“臣等恭聽聖訓。”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李靖,高士廉等所有百官,乃至於後方金光門城牆上的所有士卒,這一刻全部都跪了下來,密密麻麻的如同螞蟻一般。
軍中諸將在這一刻,也全部單膝半跪下來,聆聽聖旨。
李治站在黃蓋之下,高聲的念道:“惟貞觀十四年,歲次庚子,十二月己醜,朔初一辛酉日,皇帝若曰:
於戲!
國之大事,在祀在戎。
高昌麹文泰,意為不軌,敢興異圖,事上無忠款之節,禦下逞殘忍之誌,禽獸為心,遽懷凶狡。
朕受命上元,為人父母:禁暴之道,無隔內外,宜順夷夏之心,以申吊伐之典,討凶渠之多罪,拯無辜之倒懸。
是以交河行軍大總管吏部尚書侯君集,董率眾軍,同會虜庭,儘大兵之勢,致上天之罰。
今有所成,平國虜賊,氣奪風雲,精貫日月,祖先有目,肯讚予許。
故,令交河行軍大總管吏部尚書侯君集,率諸軍將軍,獻俘虜於太廟,展厚德於上蒼,天人同饗,無限歡愉。
君子於射,可以觀德。
行飲至禮,大酺三日。
欽此。”
侯君集,還有身後諸將,全部神色振奮的齊齊叩首道:“臣等謝陛下隆恩,陛下萬壽無疆。”
皇帝於觀德殿準備了美酒美食,等待諸將士祭祀太廟之後,就大宴三日。
“眾卿平身。”李治溫和的點頭,然後將聖旨遞給侯君集。
“多謝殿下。”侯君集這才神色肅然的起身,緩緩的鬆了口氣。
感受到身後的諸將起身,侯君集這才神色溫和的對李治拱手道:“不過年餘不見殿下,殿下已有天人之表,果然龍鳳之姿,隨時隨予。”
“國公過獎了。”李治趕緊拱手,他還是聽得懂話的,“龍鳳之姿,天人之表”,上一個被這麼稱呼的人還是他老爹李世民。
侯君集搖搖頭,看著李治說道:“殿下年育有成,帝室嫡仲,器量凝邈,風神爽邁,臣聞安德公家中有女,不妨臣為之做媒如……”
“陳國公,你話過了。”一旁的長孫無忌猛然抬頭,冷冷的盯了侯君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