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頂著九分仙骨的驚人資質,又在驚辰法會上表現超乎其他人半檔甚至一檔,即使在真一宗這樣的上玄門裡,肯定也是一等一的天才。
宗門對自己這樣的天才,難道隻賜給一座氣府後,就放任不管?不可能啊。
答案,或許就在真一令裡。
閣中,周青手持真一令,四下風吹波動,水色上衣,一種清寒之意,如置身於清秋之中,隱有神韻。
他內氣一轉,打入符令中,果然和以往不同,神意立刻來到一處空間。
大片大片的青氣氤氳,再然後,一聲霹靂後,三五顆大星陡然浮現,其中一顆,大如鬥,六角垂芒,隻是一起,就有破空之音,所到之處,餘色渲染,燦然比錦繡更甚。
刹那間,真一令中,星鬥高舉,紫青燦爛,不計其數的餘光紛紛垂落,如碎珠般,不斷碰撞,妙音奏響。
“咦,”看到這一幕,周青麵上有詫異之色,被真正“激活”的真一令,有這樣的聲勢?
可惜在麒麟玉府的藏書閣中閱讀了很多書,增長了許多知識,但對於真一令,隻寥寥幾筆,一下帶過。
如此一來,正好自己摸索。
周青集中精神,神意鋪開,觀察著符令,隱隱發現,不管內裡的雲氣翔集,還是“吉”星高照,都蘊含一種奇異的韻律。
當察覺到這種韻律後,體內的內氣運轉都與之應和,似乎極細微的變化發生。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真一令,絕對出自大家之手,自有乾坤,裡麵有“玄”、“道”、“理”的淡淡的痕跡。隻是痕跡委實太過“輕描淡寫”,要不是一寸寸感應,恐怕真發現不了。
周青感悟著符令中的痕跡,待有一種疲憊感了,不由得,將目光投向符令內部高懸的大星上。
無他,實在因為大星煊赫輝煌,極為耀眼,很容易讓人挪不可開眼睛。
他神意一動,附在真一令內部唯一亮起的那一顆星鬥上。
轉瞬間,周青看到,大星一顫,垂光倒蓮,紋若鏤雕,其中浮現出一尊慈眉善目的老者,他手中捧著一本似有無量光明的大書,目光投下來。
“書老。”當老者出現後,符令震動,傳出信息,周青立刻知道了對方的存在,馬上道:“晚輩現在卡在感應境界,即將築基衝關,想一舉凝練出道體,踏入煉氣層次。”
“凝練道體?”大星中出現的書老嗬嗬一笑,手中的書本翻開,文字逸出,他開口道:“凝練道體,離不開修士體內仙骨……”
周青豎起耳朵,認真聆聽。
雖通過在丹陽洲中所學,對凝練道體有了通盤計劃,可涉及到仙骨和道體的知識,多多益善。
洛川周氏和真一宗宗門中,都有各自對仙骨和道體的獨特認識,但一點不衝突,因為到最後,殊途同歸。
把兩者都掌握的話,能讓人走的更快,更穩,更順利。
周青識海中,上一世關於道體的記憶,在守正宮中所得的知識,以及現在從書老口中得知的內容,三個光團開始激烈碰撞,火星四濺,隨時間的推移,碰撞的聲音越來越小,到最後,融合成了一個。任憑周圍飛煙奔走,瑤光交彩,也動搖不了分毫。
等他再清醒過來後,真一令中的大星斂去光華,歸於暗淡,隻有青氣繼續氤氳,源源不斷。
“書老。”周青想著剛才的一幕,用手握住真一令,眼瞳之中,異彩跳躍。
他剛才還想,宗門對天才子弟過於“放養”,不是正常之道。
沒想到,真一宗還有這一手。
剛才的書老,不是修士,而是一尊器靈,內藏知識包羅萬象,極善於傳道受業解惑。
如果門中天才子弟不願意過早拜師,有書老在,不耽誤修煉。即使有人早早拜了師,由他恩師傳授所學,但多個書老在旁,查缺補漏,幫助修煉,也求之不得。
畢竟比起需要分心多人多事的“恩師”,書老態度溫和,有求必應,講解深入淺出,一等一的好。
周青又看了幾眼真一令中的其他星鬥,它們還沒點亮,又該是什麼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