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十大弟子玄功真意
第170章十大弟子玄功真意
半個時辰後,開府大典結束。
遙遙看去,太和島的福地上空,一道道驚虹貫空,繼而千百星鬥上擊,搖曳寶氣,映照周匝,四下彌漫上一層晶瑩剔透的琉璃玉色,美輪美奐。
再往上,靈文交織,燦然如錦繡,隱隱的,能看到一個又一個的人影,男女老少,身上俱是攏著一圈又一圈的光暈,他們或乘飛宮,或坐寶車,或乘玉輦,或坐飛禽,不斷遠去。
隻留在原地的,尚有千百不同的氣機,被福地的天運地氣一衝,化為瑩瑩一點的金燈,懸空而行,氤氳著朦朦朧朧的光芒,源源不斷墜落。
周青腰間的太和島福地的符牌飛光凝燦,金芒遊走,隨著時間的推移,裡麵的光越來越少,並不是變得暗淡,而是漸漸內煉,藏於最深處,在發生蛻變。
該走的賓客此時已經都走了,留下的寥寥無幾,都是和他有淵源的。
於是周青挨個打招呼,他先找上身份最高的,笑著道:“六叔。”
周塵站在原地,背後一絲一縷的天光垂落,輕輕一搖,如千百鶴羽散開,他看著眼前的少年,點了點頭,道:“不錯,再接再厲。”
“好。”
周青用力點點頭,在東勝陸洲的這一次亮相足夠驚豔,也讓他更有信心。即使在真傳弟子之中,也要做出大事來,勇立潮頭。
周塵又說了幾句,叮囑道:“開府之後,事情也不少,好好整理整理。”
說完後,周塵大袖一擺,施展神通,和旁邊的另一位真人一起,離開太和島。
送走周塵後,周青目光一轉,走向一處。在那裡,正有三人靜靜而立。
這三人,雖沒有周塵這位元嬰真人的翩然出塵的氣質,但每個人身上丹煞之氣湧動,極其不凡。
中間的一位,是個青年人,頭戴玉龍冠,身披北珠冠花,腰間懸真珠玉佩,一雙略顯狹長的雙目泛著燦白的光,有一種灼灼之色。左麵的人也是個青年,身姿挺拔,頭上寶冠上垂下絲絛上係著一枚奇異的玉石,其色嫣紅,中開一線,如一隻微微睜開的豎瞳,和他偏向灰色的眸子輝映。右麵的一位是唯一一位女子,在三人中,她卻身量最高,一雙眸子如被水洗一般,明淨非常,不染凡塵。
周青和中央的那一位打招呼,神態放鬆,語氣中透著少許親熱,道:“宣哥。”
對方不是彆人,正是和自己同出身於洛川周氏的真傳弟子,周宣。
周宣能感應到對麵的周青和以往不同,對方在晉升真傳後,越發從容,越發自信,他也經曆過,對此心知肚明,於是笑道:“周青,厲害啊,掌教真人親自給你太和島這一處福地通竅,讓人羨慕。”
說到這裡,周宣目中餘光一轉,看到福地上空,正橫有一匾額,上書:太和島。
隻一看,四下空間如一塵不染的寶鏡,四麵八方的金水之氣迸射,湧入其中,三個大字橫在最中央,不斷吞吐青氣,一種浩瀚如星空的氣象升騰。
寶鏡、金水、府名,交暈在一起,有一種莫名流轉。
隻看此景象,周宣發現,就是他自己早早經營的洞府與之相比,似乎都差了三分。
能夠在開府之時,得掌教真人賜福,確實非同一般的機遇。
“僥幸,僥幸。”
對上這樣的話,周青隻能說一聲僥幸。
要是吳中和左曼殊和其他人一樣,點到為止,此次開府大典也會尋尋常常。
隻是沒想到,吳中在“文鬥”中全力以赴,左曼殊也在“武鬥”中全力以赴,結果逼出自己“最強姿態”,讓自己在開府大典上有驚豔表現,讓門中高層看重,引得掌教真人親自賜福。
想到這,周青眉宇間浮現出少許的冷意。
吳中和自己有著激烈的競爭,他全力以赴是正常,不全力以赴是不正常,但左曼殊與自己無冤無仇,為何還如此做?
隻上一屆真傳對新晉真傳的不順眼,不可能到這種程度。最大的可能,就是左曼殊還有彆的事兒。
“以後再說。”
周青暫時將此念頭掩下,暗自打量周宣身邊的一男一女。
周宣是真傳弟子,又是洛川周氏上一代的領軍人物,乃一等一的天才,但即使如此,他身上的光芒也壓不住他身前的一男一女。
三人站在一起,氣勢不分軒輊。
看樣子,和周宣站在一起的兩個人,最起碼也是真傳弟子,而且是比吳中和左曼殊還要早的真傳。
果不其然,周宣很快向周青介紹了他的兩位同伴,男的叫孫昌,女的叫毛鑫奕,都是真一宗實打實的真傳弟子。
“見過孫師兄,見過毛師姐。”周青一聽,向兩人行禮。
兩人能夠和周宣一起來參加自己的開府大典,很明顯對自己有著善意。
這樣的話,可以經營經營,發展為人脈。
到了現在,周青已發現,他的人脈主要集中於洛川周氏這個家族中,在真一宗宗門裡的人脈少的可憐。
而毫無疑問,在宗門開拓人脈的話,認識真傳弟子是很好的一個途徑。
畢竟任何真傳弟子可不隻代表他她一個人,他們的身後都有著勢力的支持。
毛鑫奕睜著大眼睛,上下打量周青,好一會,笑道:“早聽你族兄提過你,沒想到,第一次見麵,會是你的開府大典。”
“長江後浪推前浪,了不得啊。”
周青聽了,道:“比起諸位師兄師姐,我還差得遠。”
“你才修煉了多久,要是現在就趕上我們,那還了得。”毛鑫奕身量高,性子看上去也直爽,她眸光轉了轉,想到一事,道:“過段時間,門中十大弟子的比試要開始了,到時候,讓你族兄周宣領你去看一看。”
“十大弟子。”
聽到這四個字,周青目光亮了起來。
真一宗中,門中弟子的晉升方向,一般是外門弟子,內門弟子,真傳弟子,十大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