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次星區或者星係建立,相關的資料信息一級一級傳到神聖泰拉,就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極端情況下,可能還沒等登記造冊,那個次星區或者星係,已經在混沌或者異形的攻擊下毀滅了。
從星圖上看,哥利星區位於太平星域西邊的邊緣處,這也相當於帝國的邊緣,再往後就出了帝國疆域。
哥利星區是無數星區中不知名的存在,哪怕知識再豐富的星圖學者,也不一定知道它的名字。
如同帝國眾多不知名的星區一樣,誰也不知道它何時被命名,又何時被毀滅。
由於星區的劃分不是按照星球的多少,而是根據固定的區域麵積劃分的。
如果不幸處於比較荒蕪的區域,可能星區內就沒多少可供人類居住的星球。
可以說,星區與星區之間的差彆,比凡人與星際戰士之間的差彆還大。
比如極限戰士的自治星區、基裡曼的奧特拉瑪500世界。
那個星區極度繁華,足足有500個以上的文明世界,加上那些文明世界的附屬星球。
整個星區可能有兩千多顆星球。
而哥利星區位於疆域的邊緣,較為荒蕪,星區內部就隻有四十多個文明世界,大約兩三百顆星球。
其中大部分星球的文明程度,還不如當初的厄斯星。
至於能夠打造大型戰艦的鑄造世界,更是一個都沒有。
好在羅恩這波收編了帝國海軍艦隊的戰艦,否則就隻能自己打造鑄造世界,然後慢慢造戰艦了。
而且他有小太陽,有考爾等一眾人才,有諸多人類黃金年代的科技。
假以時日,未必比不上基裡曼的領地。
當年神皇能依靠泰拉一個星球瘋狂攀升科技,爆兵展開大遠征統治銀河。
他救世主未必就不能靠哥利星區傲視群雄!
羅恩稍微控製了一下雄心壯誌,繼續查看著哥利星區的星圖。
星圖當中,有大約兩百多個顏色、大小不一的光球,每一顆都代表著一顆星球。
其中四十五個較為閃亮的光球,則代表著具有人類文明的星球,簡稱為文明世界。
他能夠看到,馬提拉、厄斯聖地之間的距離比較近,位於星區的中心。
以馬提拉、厄斯聖地為中心的中央區域,大約有十幾個文明世界,共五十多顆星球。
而其餘三十多個文明世界,一百五十多顆星球,則分散在星區各處。
收複馬提拉之後,羅恩便立即派出數支艦隊,去收複距離比較近的文明世界。
如今,厄斯聖地周圍的十幾個文明世界中,距離最近的7個,已經被標注成了綠色。
這意味著包括馬提拉在內的那7個文明世界,已經處於他的掌控之中。
由於大裂縫的影響,位於帝國暗麵的哥利星區根本沒辦法進行亞空間遷躍。
哪怕是距離近的星球,來去都要花費數年的時間。
收到艦隊收複星球並放置導航信標的消息後。
羅恩隻能利用夢幻號載著各機構的人員,一個星球一個星球地遷躍過去,去安置靈能核心以及機魂主機。
但這樣還是太耗費時間了。
光是跑完那幾個文明世界,就足足耗費了他五年的時間!
按照這個速度下去,光是收複中央區域那十幾個文明世界,就得花幾十年。
哪怕花個一兩百年時間,都不一定能收複整個星區。
此刻,羅恩終於理解神皇為什麼要如此急迫地想要研究並創建屬於自己的網道了。
沒有高速通道,大量的時間將會被浪費在路途中,毫無效率可言。
更不可能對那些領地進行有效的管理。
正因為如此,帝國才設置了行星總督,讓他們當土皇帝,隻要按時納稅就行。
因為真的沒辦法管理!
以哥利星區為例。
沒有高速通道、不能遷躍的情況下,作為星區總督的羅恩,根本無法對星區中央區域以外的地方進行管理。
因為星區是邊長兩百光年的立方體。
若某個區域位於比較邊緣的區域,他光是以亞光速飛過去安置導航信標,都得花上一百來年時間。
更彆說走出星區之外了。
從中央區域出發飛出星區,至少一百年時間,想越過荒蕪區域跑到其他星區,時間未知。
可能幾百年到一千年也不一定。
這就是帝國暗麵的文明世界會毀滅的原因之一。
遭受混沌或者異形的進攻後,隻能自己死扛,等支援過來,都不知道過去多少年了。
羅恩歎口氣,關閉了星圖。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他如果想繼續發展,就隻能走神皇的老路了。
那就是打造屬於自己的網道,形成聯通銀河各處的高速通道。
當然這麼做有比較高的風險,一個不好就可能像神皇那樣坐馬桶了。
但時間不等人,領地都發展到這地步了,建設網道勢在必行!
羅恩從辦公桌前起身,沿著鵝卵石小道走到一處露台。
透過露台的玻璃,他能夠看到在陽光下微微反射著光芒的星塔空港。
以及空港後邊,那顆微微泛著藍綠色的星球。
那是厄斯聖地。
數日之前,他便隨著夢幻號回到了這裡。
羅恩從太空俯瞰著厄斯聖地。
經過這麼多年的環境改造,厄斯聖地沒有當初泛著黑黃,到處冒著濃濃毒煙的模樣。
未來,這顆星球將會全麵綠化,地表也會全麵進行整改,挖陸堆山、造海,引入更多的珍稀動植物。
根據綠浪農場內技術研究出來的環境生態係統,也在布置當中。
到時候,那些環境生態係統將遍布整個星球,對星球的生態環境包括天氣進行調控。
徹底淨化改善星球的環境。
如果這些改造工程順利進行,厄斯聖地將成為真正的天堂世界。
當然,羅恩此行不是回來看厄斯聖地的,他有更重要的任務。
那就是建設網道。
他準備將位於亞空間的遠古黑石大門拉出來,以此來聯通銀河各處的網道。
希望那黑石大門還能夠順利運行。
如果不行的話,就隻能讓考爾將它拆了,看能不能研究出什麼來。
羅恩感應著小太陽內蘊含的希望之力,大約有九億多。
根據他估計至少的有十億的希望之力,才能將黑石大門運回物質世界。
所以,這些天,他一直在等待。
“應該快了吧?”
羅恩看了一下懷表,估算著時間。
位於厄斯聖地四光年外的賽倫星已經初步改造完畢,根據計劃,大約會在此刻舉行回歸日慶典。
慶典由內政部以及國教主持,他就不必過去了。
未來,除非是特彆重要的文明世界,否則他一律以錄製好的虛擬影像出場,作為象征性的存在。
不然這樣一個星球一個星球跑過去,他這輩子就光參加典禮,什麼都不用乾了。
羅恩靜靜等待著,很快數據板收到了發來的現場錄像:
巨大的廣場內,數百萬人在歡呼著,向救世主獻上忠誠與崇拜。
隨即,他感覺到有大量的希望之力彙集。
數百萬、上千萬、一億……
等澎湃的信仰力量平息,他一共收到了2億的希望之力!
感受著這股力量,羅恩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希望之力終於夠了……”
現在,他擁有了近12億的希望之力。
羅恩返回臥室躺下,意識潛入亞空間,附身於小太陽。
黑石大門搬運計劃,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