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玉陽
齊國西部,玉陽山脈。
這裡終年籠罩著濃濃的白霧,蜿蜒百餘裡,山脈周邊有幾座州府,但無人敢踏進山脈半步。
偶爾有人誤入玉陽山脈,在白霧中也會迷失方向,兜兜轉轉幾天,才能走出白霧,餓得奄奄一息。
玉陽山中鬼祟出沒的傳說,很快就傳遍了幾座州府,人人畏而遠之。
隻有大膽的貧苦人家,會在山脈邊緣砍些木柴,但也不敢進入白霧之中。
從天上俯瞰下去,詭異的白霧就如一條細帶,僅有百丈寬厚,圍繞著整座玉陽山脈。
在山脈深處,散落著一座座亭台樓閣。
天上時刻有遁光往來,兩人一組,地上還有一隊隊煉氣修士,身著統一的勁裝法袍,施展輕身術,奔行在山林之中,時刻不停地巡查著四周。
幾座數百丈的山峰上,大大小小分布著幾十個礦洞。
一層森然的白色陣幕籠罩著這幾座礦山,閃爍著銳利的寒光,無人敢於靠近。
這裡就是齊國惟一的大型靈石礦脈,六宗修士駐紮在此,戒備森嚴。
經過二十年的封存,還有孕靈大陣孕養本源,玉陽山礦脈已經恢複如初。
隻待六宗會盟之後,就會重新開啟,源源不斷地產出靈石,供給六宗修士修煉。
這一日,幾道遁光從天邊飛來,落在玉陽山深處。
兩名築基修士見狀,立刻迎了上去,其中一人高聲問道:“來者何人?”
幾道遁光停下,為首的是一名年輕修士,一身黃色粗布麻衣,相貌平平,膚色略黑。
在他身邊,一身黑白兩色道袍的金落衡嘴角含笑,神情淡然,氣質灑脫。
另外一邊,是一名錦衣老者,白發蒼蒼,相貌威嚴。
三人身後還跟著兩人,分彆是一名相貌儒雅的文士,以及一名頜下蓄著濃密胡須,麵容方正的中年修士。
年輕修士掃了一眼築基修士袖口上的“元”字,淡淡道:“淩雲派諸葛啟,率門中四位長老,特來參加六宗會盟。”
兩名築基修士聽聞此言,當即抱拳拜下,那發問之人恭聲道:“前輩請隨我來。”
諸葛啟五人跟在兩名築基修士身後,飛向一座三百餘丈的山峰。
幾人剛剛飛到山峰上空,一道遁光從山頂飛出,迎麵而來。
遁光在眾人麵前停下,現出一名年輕文士,看到諸葛啟之後,明顯愣了一下。
他隨即掃過幾位長老,目光落在相貌儒雅的中年文士身上,抱拳一拜:“弟子拜見師父並諸位長老。”
中年文士微微一笑,對另外四位長老解釋道:“這是吳某六徒,劉慶安。”
他又看向年輕修士:“慶安,為師與四位長老來參加六宗會盟,段師兄現在何處?”
年輕修士恭聲道:“段長老就在山上。”
諸葛啟淡淡道:“前麵帶路。”
“是。”年輕修士應了一聲,轉頭對歸元宗的兩名築基修士抱拳一拜,“有勞兩位道友,迎接本門長老。”
兩人連忙還禮,口中連稱不敢,又對五位淩雲派長老抱拳一拜,方才轉身離開。
在年輕修士的引領下,五人落在山頂的一座三層閣樓之前。
年輕修士進入閣樓稟報,眾人等了一會,一名老者從閣樓中走出,歉然一笑:“老夫正在打坐修煉,不知褚師兄和幾位師弟到來,快快請進。”
眾人跟在老者身後,直上三樓,四麵軒窗,景色開闊,遙遙可以看到被封存的幾座礦山。
諸葛啟當仁不讓地坐在主位上,錦衣老者坐在左邊下首,金落衡坐在錦衣老者對麵。
這三位都是結丹後期修士,一起來參加六宗會盟,足見對玉陽山礦脈的重視。
那名錦衣老者名為褚光開,已經四百多歲,是諸葛啟的師兄,四十年前突破後期瓶頸,在玄元子離開宗門後,輔佐諸葛啟掌管淩雲派。
其餘三名長老依次往下排開,那名儒雅文士名為吳澤賢,乃是極為少見的儒道修士,結丹中期修為。
另一名中年修士名為計彬,也是四百多歲,在結丹初期停滯兩百多年,實力也是平平。
但在十六年前,他突然破開中期瓶頸,在淩雲派中的地位陡然上升。
將眾人迎進閣樓的老者名為段權,結丹初期修士,修為不高,但資曆極深,在門中僅次於褚光開,負責鎮守玉陽山礦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