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塵現在還有些事情需要做。
將剩下的兩顆丹藥先留下,陸塵又看了一眼其他的丹藥配方。
黃精丹,是樓觀派最為初期的丹藥。
再其上還有黃白丹,辟穀丹,衝和丹,水石丹……等等,丹藥種類名目繁多。
樓觀派的外丹法門,追求的是服仙丹而成仙道的路子。
這其中的服丹而成仙,不是說吃一顆丹藥就成仙。
而是需要一步步的服食仙丹,不同的層次,吞服不同的丹藥的意思。
黃精丹是煉師級修行者吞服的丹藥,是入門級的丹藥,剩下的丹藥,則是按部就班來的。
到了某一個等級的時候,便吞服同等級的丹藥,一步步的上去。
而凝丹之時的丹藥,便是需要吞服水石丹。
故而,《還丹法》上的開篇便說了‘煉之為丹,常服之,可成仙。’
意思就是說,要多服,多吃,才能成仙。你吃一顆沒什麼卵用。
不過,其他的丹藥陸塵也沒有打算現在煉製。
雖然他已經可以初步確定,馬儉是一心尋死,想著早點身死之後,神魂進入陰陽法界之內,接替自己老師孫徹的位置,繼續鎮壓樓觀派的祖師們。
可,畢竟是答應了尹通了,陸塵自然要先去廬山地界搜尋一下。
能不能找到的雖然不敢確定吧,但也要給個交代。
隨後陸塵便將行禮重新裝回了丹爐後,旁邊,人臉鬆漂浮在身邊,陸塵便將小型化後的丹爐放在了神位卷軸的上麵,讓其背負著丹爐走。
“嗯,很好。”
陸塵滿意點頭,這下他就不用當‘托爐天王’了。
人臉鬆:“……”
求求你做個人吧!
我都沒有肉身,伱就讓我給拿行李嗎?
不過,這話也隻敢想想,不敢說出。
“能給自己使用隱身術嗎?”陸塵問道。
“可以,神主。”
人臉鬆這點還是好的,他不是鬼,而是有神位卷軸在身的在世神明。
自然也不怕什麼大日陽光。
隱身術更是神位卷軸本身就有的小功能,不想讓層次低於他的人看到,就能讓其看不到,這是神位位格的限製。
陸塵點了點頭,隨後找準了方位後,便朝著廬山的方位開始出發。
一路行來,大多數地方都是亂糟糟的一片。
胡夏反攻,雖然主力部隊都在長安周邊區域,可是其他的地方也也都十分混亂。
路途之上,陸塵碰到不平之事,也會救上一救。
至於殺的是匈奴胡夏兵,還是鮮卑魏國兵,對他來說都無所謂。
反正不管是哪一個國家的兵,都沒有做過好事情。
被其救下的人,自然將陸塵當成神仙一樣叩拜。
陸塵沒有報上自己的名號,不過人臉鬆可不會放過這次的好機會。
每每陸塵救人之後,人臉鬆都會故意留下一點神念,言稱自己乃是東華帝君護法神,護持東華帝君轉世身。
由此而來,陸塵一路走來,也留了一路關於東華帝君的傳承,甚至於一些小道脈,都吸取了東華帝君的神名,用作自身的道脈之上。
由此,東華帝君的信仰開始增多。
而這樣一來,香火之力自然也便有了。
陸塵對此也沒有阻攔的想法,人臉鬆若是真的能夠成為正神,那也是一件好事情。
當然了,想要成為真正的正神,這點香火其實沒有什麼用處。
想那張陵建立的天師道,底蘊厚重,信眾頗多,也未曾有多少真正的正神存在。
香火能加持自身,可也有毒,需要剔除很多的雜念,才能吸收。
若不然得話,不會與直接吸收陰魂之力有多大的區彆。
不過,隨著進入宋國地界之後,兵亂消停,隻有一些土匪馬賊之類的了。
救人的事情也就少了許多,陸塵也能認真趕路了。
雖然因為救人,陸塵的趕路的速度也就慢上了一些。
不過,兩千裡的路程,陸塵沒有走多少天。
三天之後,陸塵便來到了長江北岸。
“前方就是潯陽了。”
陸塵恢複了一下消耗的法力與神念,看著東方,前方正一座城池若隱若現。
“是的,神主,渡過長江,便是柴桑、九江之地了。”
人臉鬆說道:“杏林真人的傳說,這裡肯定會有許多人知曉。”
陸塵點了點頭,隨即朝著潯陽城走了過去。
潯陽成雖然比不過與一江之隔的柴桑、九江兩城相提並論,可是此時正是漢人南遷之時。
潯陽城作為與南邊的交通要道,此時也頗為繁華,不下於一般的郡城所在了。
此地人聲鼎沸,過往也大多都是行客商人之類。
尤其是現在劉宋國朝建立不久,元嘉帝在位,雖在六年前被魏國占領諸多城池要地,可隨著國力逐漸恢複,經濟也開始繁榮。
而現在北朝之地,戰亂紛起,倒是南方之地,卻迎來了一陣和平時光,北方來人在此地紮根基,或者是想要謀求過江過活,也讓此地變得更為繁華了。
陸塵尋到了一處客棧,進入其中。
待小二來上菜的時候,陸塵才找到機會問了一聲:“勞煩問上一句。”
一邊說著,還一邊掏出來了一塊碎銀子。
小二十分熟絡的將銀子順勢摸進了袖口中,臉上露出笑容:“客官您說,在這潯陽城內,還不曾有我不知道的事情呢,您是打聽陶先生的故居呢,還是想要問城內的事情呢?”
陸塵沒有理會其他事情,隻是問道:“都不是,你可曾聽說過董奉的傳說?”
小二神色茫然:“董奉……乃是何人?”
他腦海想了許久,也未曾想到董奉是誰。
“算了,沒事了。”
陸塵擺了擺手,忽然又想到了什麼:“對了,你說的陶先生可是陶淵明?”
南北朝時代的名人少,姓陶的就更少了。
陶淵明剛好就是九江人,潯陽也是屬於九江的。
“對。”
小二不禁訕笑:“小的還以為您是詢問陶先生的事情呢。”
說著,他將自己袖子裡麵的碎銀子拿了出來,略帶不舍的道:“既然客官問的小的不知道,那這銀子……”
“與我說一下陶淵明的故居,這錢你便自己留下吧,去忙吧。”
“謝謝客官。”
小二將一條紙條拿了出來,遞給了陸塵:“給您客官,這便是陶先生的故居之地。”
很明顯這種事情是常態了,連信息都是記錄在紙條上。
陸塵看了一眼,上麵寫的是‘柴桑城南村’五個字。
“神主,這種小二或許是時下的事情知曉些,可是對於幾百年前的事情,是不可能知道的。”
一旁的人臉鬆說道:“您要是去問的話,應該找一些士族去詢,或者去問一些道觀之類的。倒是陶淵明的事情,小的也聽說過,一首《桃花源記》,讓武陵成為了眾多文人雅士的尋覓之地,都想要找到他筆下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神主也想要找桃花源嗎?”
陶淵明在現代這個時刻可是十分出名的。
因為在上年,陶淵明就去世了,因為他的去世,他的詩詞文章也傳遍了天下各處。
哪怕是人臉鬆這樣的陰陽法界的鬼神,都對陶淵明十分熟悉。
“桃花源就算了吧,可能是和王家村人一樣的可憐人弄出來的隱秘之地,後麵的人都找不到,現在存不存在都不一定。”
陸塵搖了搖頭。
這個時代的‘桃花源’可不少,為了躲避戰亂,百姓往深山一躲,就過上隱居生活了。
可這對各地的朝廷來說,卻是極其不好的事情。
畢竟,這些人一隱藏起來,朝廷就失去了稅收與兵源了。
所以各國都有著一個法令,讓各自麾下的良民去尋找山中的隱民黑戶。
若是找到,還可領取賞銀。
而朝廷找到那些隱居起來的百姓,能做些什麼事情……不言而喻!
必然下場好不到哪裡去的。
所以在陸塵看來,《桃花源記》說是陶淵明對於隱居生活向往,不如說是當下時代民眾的映射才對。
當然了,這是這個時代的通病。
故而,陸塵轉移話題道:“我隻是做個實驗,看看董奉的故事是否流傳了下來,看來董奉確實是不曾出世過。”
董奉沒有再出世過,所以平頭百姓不知道他的傳說。
而也是如此,那不管是什麼樣的故事與典籍,都可能會有錯漏的地方。
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名老者忽然坐在了陸塵的身邊,老者笑著道:“小兄弟,你在尋找杏林真人?”
陸塵眉頭一挑,看著老者。
出乎預料的是,這名老者也是一名修行者。
隻是實力層次不是太高,隻有煉師水準。
“沒錯,您是?”陸塵詢問。
“老朽姓許,旁人都叫一聲許老伯。”
說到此處,許老伯咳嗽了兩聲,歎息道:“老朽也是尋杏林真人的足跡至此,但可惜,尋找了半年多,也未曾發現過杏林真人到底身在何處,不過,卻有一條消息來源,隻是老朽體弱身殘,無法單人進山去尋找了,故而想要找個同伴的一同前去。”
你體弱身殘?
堂堂修行者,雖然隻是煉師,可這種修為,在凡俗之內,那也是先天境的高手都很難並肩的存在。
任何一尊先天境的武者,在軍可為大將,在野可為豪強。
你說自己體弱身殘,是不是太過謙虛了一些呢?
許伯……肯定是有身份的,先猜一猜,一兩章內就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