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來自司令部的電報
第35章來自司令部的電報
鬼子在占領縣城後,如果選擇在城內駐紮,一般會選擇一些堅固的建築充做軍營,並人為改變周邊的地形。
在榆社縣城裡,鬼子占據的是省立第七中學,而在武鄉縣城,鬼子占據的是縣政府。
當然,他們有時也不會選擇在城內駐紮——原先的縣城被他們燒為白地,城中居民十不存一,甚至僅有數百人。這種情況就不會駐紮進城內,還不如找個大些的村子駐紮。
武鄉縣城,原縣政府,現日軍軍營。
此刻,今川弘一正看著手裡的電報,沉默不語。他手裡的電報,是第一軍司令部直接下達各縣的命令。
按照掃蕩前指定的作戰計劃,蝗軍本應該在武鄉縣境內圍殲八路主力的,但目前的結果卻是八路從多個方向跳出了包圍圈,計劃失敗了。
如果僅僅是計劃失敗,倒也能夠接受。畢竟梅津美治郎“治安肅整作戰”的核心目的在於擴大控製區,開發這片土地上的資源。
八路跑則跑矣,隻要拿下縣城,控製住當地局麵就好了。
但問題偏偏就出在這裡。八路可不是挨了打還不還手的性格。在跳出包圍圈後,各旅各團都在找機會對小鬼子發動反擊。
三八六旅這邊,新一團打了雲簇之戰,冷槍運動壓製了武東地區半數的據點。補充團也端了鬼子一個大據點,頗有斬獲。
三八五旅也沒閒著,在鬼子掃蕩部隊返回的路上打了一場漂亮的石匣伏擊戰。然後還派了一個團,圍住了鬼子占據的縣城,開始圍點打援。
更南邊,總部特務團幾乎天天都有所斬獲,攪得附近鬼子日夜不得安寧。
是的,沿途所有的縣鎮都在日軍牢牢的掌控之中,即使周邊形勢不佳,八路短期內也無法輕易攻破縣城。
但代價是什麼呢?
是這段時間,一個月以來,兩千多蝗軍玉碎。
這個數字並沒有計算偽軍,是正兒八經的兩千玉碎。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八路軍零敲碎打,積小勝為大勝,居然乾掉了兩個大隊的弟國軍人。
八路的襲擊還在繼續,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而日軍的機動兵力在這個環境中卻愈發顯得捉襟見肘,完全拿八路沒有辦法,隻能被動挨打。
那麼,日軍還能承受多久這樣的傷害呢?
答案已經很明確了。
今川弘一再一次看向了手裡的電報。上麵赫然寫著幾行刺眼的文字。
“令我部及武東據點向太古方向撤離,離開前屠戮村落,焚毀縣城,使武鄉無支持八路之人,無給養八路之糧……”
將電報放在桌上,今川弘一搖了搖頭:“真的有這個必要嗎?”
這倒不是他善心大發,意識到自己到底在做些什麼。而是去年蝗軍就已經殺進過武鄉縣城,當時已經屠戮了一遍。
現在的武鄉,甚至還沒去年的三成繁榮。
“罷了,執行吧。”今川弘一坐回椅子上:“去將鐘君請來。”
既然要撤退,那麼現在就要立刻準備撤退計劃了。需要撤退的不僅是蝗軍,新投效來的偽軍也要帶走。
鬼子在華北的那些軍校,第一批學生快要畢業了,現在到處在抓壯丁充偽軍,到時候肯定會對偽軍進行一次大整編。
所以偽軍是必須帶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