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南天門上那一晚有這些裝備,何苦打得那麼慘呢。他甚至敢帶著這樣一個營直接去追殺竹內那個老鬼子。
“團座,我有個疑問不是當講不當講。”孟煩了摸著下巴說道。
“那就不要講。”
“呃……那我還是講吧”
“咱們現在好賴有一個團的士兵,但…不是小太爺我嘴臭,咱這幫老兄弟裡麵,能當軍官的還真沒幾個,像阿譯那種紙上談兵的半吊子貨色都算好苗子了。”
廖銘禹麵色沉重的頷首道:“嗯,煩啦說的不無道理。現在整個川軍團麵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基層軍官的任命。”
廖銘禹知道,孟煩了指的是從英國機場一直到南天門那段,因為部隊缺乏磨合,官兵之間沒有默契,很多時候臨時任命的幾個連長排長連自己都管不好,甚至出現了不少兵不聽將令的事件。
若不是廖銘禹的威信在那,還有龍文章和一兩百個老兵作為中流砥柱強行支撐,整個部隊可能到了南天門就得垮掉,更談不上和小鬼子打仗了。
“其實也沒那麼難,咱們先確定幾個主要指戰員。團級和營級乾部。剩下的基層軍官,完全可以邊教邊帶的形式。慢慢磨礪他們。”
龍文章托著下巴若有所思地講道。他倒是有不同的觀點: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畢竟誰也不是天生就會打仗,慢慢來吧。咱們雖然有一個加強團的編製,可手裡剩下的兄弟都編不滿一個營。”
廖銘禹也很無奈,任重而道遠啊,南天門上的竹內聯隊不過是一塊比較大的攔路石罷了。以後想要在緬甸戰場混的開,哪是這麼容易的。
“誒,我覺得邢福全那小子還可以,雖然說他有點古板,做事情一板一眼的,他手下的兵特彆守規矩。”
“要麻呢,那家夥在川軍團還是有些威信的,那幫四川佬都服他。”
……
經過了三人的一番激烈商討,最終確立:加強團團長:廖銘禹,副團長:龍文章。團參謀長孟煩了。團部參謀:林譯。
一營長:龍文章兼任。
副營長:暫缺
一營一連連長:李四福要麻)
二連長:鄧寶不辣)
三連長:迷龍
四連長:張先勇大魁:最開始在機場和迷龍一起操作輕機槍那位)
二營長:暫由孟煩了兼任。
炮兵營營長:李連勝,副營長:時小毛克虜伯)
紀律監察連:邢福全。
輜重連:康火鐮康丫)
醫療衛生連:郝西川獸醫)
因為現有人數有限,暫編兩個營。孟煩了的那個二營還是個空殼……
剩下的老兄弟們或多或少都當上了副連或排長。因為能力問題,前期先待在基層慢慢磨煉……
邢福全不用說,本身就是軍官,帶兵也是有章法,而且性格比較嚴謹,作風也硬朗。勝任紀律監察連連長綽綽有餘。
要麻這個人彆看他平時油滑,但在川軍團的威信挺高的,擁有十幾次戰鬥經驗,敢打敢拚的個性。很多戰士都敬佩他。有他和不辣這倆難兄難弟帶好一個連應該問題不大。
阿譯是個很大的問題,他上過軍官訓練團,有一定指揮基礎雖然是瞎指揮)但如果他能戒掉戰場上緊張和膽小的個性,也可以成為一名不錯的中級軍官。
因為他也有追隨勇氣和信念的決心。廖銘禹比較看好他,把他放在身邊親自帶著磨煉他。
原劇中,他也成為了團長,後來被孟煩了勸降後掏槍自殺,最後活得最像龍文章的那個人反而是他。
大魁,這個平時不愛說話但時時刻刻都能衝到關鍵位置的人,他與崔勇的性格有點類似,崔勇屬於話不多的那種,他純粹就是不會說話的類型。用手比用嘴更能表達他的個人情感。
迷龍這家夥性格太毛躁,當個連長還行。但並不適合做中級軍官,還需要加大磨煉他的個性才行。
最開始丟給他帶的機槍連,他就像個甩手掌櫃一樣管都不管,反而是大魁同著崔勇把那個連打理得井井有條。這也是為什麼讓大魁當連長的原因之一。
克虜伯專業知識夠硬,但他的性格缺陷更不可能作為一個軍事主官的存在。反而是人精一樣的李連勝更能任之。他倆胖瘦搭配,一個管人一個管炮正好合適。
廖銘禹三人在一番商議下來,終於確認了川軍團的軍官任命書。這個最開始的團,也是他們整個的基礎,更是以後大部隊的萌芽。
當它以後成長起來,就會宛如一顆參天大樹般,為廖銘禹支撐起一片廣闊的天地
部隊編製改動有點大,沒辦法,為了和諧社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