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友誼的誕生
第79章友誼的誕生
“那方先生,我想問一下你們還需要多少武器,或者說你們自救會有多少武裝力量?”
廖銘禹端起茶杯小酌了一口,聽了方敬堯的一席話,要說一點都不感觸那是假的。
曆史上海外華人從不負祖國。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無數個華僑抗日救國團體將海外上千萬華僑聯合在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支援國內抗日。
以南洋華僑為例,僅1939上半年,南洋華僑總會就向抗日前線援助五十萬套棉衣,二百一十七架飛機、二十三輛坦克和一千輛救護車,援助之大,令世人驚歎。
海外華僑除了援助軍需物資外,還采取捐款和認購抗日國債的方式,來支援抗戰。整個抗戰期間,海外華僑共向國家捐款13億多元,認購國債11億元,僑彙95億元。國民政府第一期發行的5億國債,有一半是華僑認購的。另外說一下,海外華僑認購的國債,最後因內zhan的原因,並沒有得到償還,完全和直接捐款一樣。
抗戰期間,參與抗戰捐款的華僑有四百多萬人,他們當中有陳嘉庚這樣的富商大賈,有鄭潮炯這樣的街頭小販,還有乞丐妓女。無論他們身在何地,是何種身份,都沒有忘記自己的炎黃血脈。
他們是值得被尊敬的,廖銘禹在心裡這樣想到。而且現在幾百萬華僑同胞正在日本人的屠刀下掙紮求生。他怎麼能完全無動於衷。
“其實我們南洋自救會不僅僅是軍事武裝方麵,還包括了工農商業,由七大家族共同成立的臨時議會執掌。每個家族都在他們擅長的行業裡帶領著無數華僑和日本人進行抵抗。”
“而軍事力量這一塊,我們方家比較在行。族內與唐繼堯將軍有舊,方某早年間也在家族的安排下考入雲南講武堂。畢業後跟隨唐將軍在滇軍裡鍛煉,參加過護國戰爭。嗬嗬,不怕廖團長笑話。那年方某才18歲。”
方敬堯為了表示坦誠,將自己的身份徐徐道來:
“護國戰爭後,我退出了滇軍回到新加坡打理家族生意。至此,方某為了民族之事業才重返滇境。”
“現如今我們自救會有兩支部隊,一支在文萊,還有一支在暹羅以南,靠近吉隆坡的位置。暹羅這支部隊有3000餘人,隻是受於實力限製。我們隻得化整為零,以牽製為主不與日軍做正麵交鋒。”
原來在暹羅以南的叢林裡打遊擊啊,聽完了他的一番話,廖銘禹點點頭也了解了大概。這個方敬堯倒是有點出乎他的意料。讀過講武堂,16年在滇軍還帶過兵打過護國戰爭。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過如今暹羅已經全麵向日本妥協,充當了日本人的仆從國。隻怕後麵這幫南洋遊擊隊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啊。
“煩啦,把我們倉庫裡所有日式武器,連同那批英國佬都7.7口徑武器都給拉過來,所有槍械低於市場價賣給方先生!”
廖銘禹略作思索,隨即大方地向孟煩了吩咐道。
“使不得!廖團長。”廖銘禹的慷慨再次贏得了方敬堯的好感,不過他也不是不識好歹之人。
“貴軍的戰利品也是一番艱苦戰鬥贏得的,我怎麼能占你們的便宜!”
“放心吧,雖說我們的實力不算強大,但七大家族好歹在南洋經營多年,也頗有財力。比起路子,這金錢方麵實在是不值一提。”
“我多少清楚川軍團的情況,你們也不容易。孟兄弟,待會槍械按市場原價一律多算兩成,切莫與我客氣,我方某說出來的話從不更改。嗬嗬,以後若是還有軍火要兜售的,請廖團長莫要忘了方某便是。”
方敬堯打著哈哈,也十分大氣地表明了自己的誠意。如果能長期搭上廖銘禹這條路子,那他們的軍火就有保證了。再加上對廖銘禹的敬佩,多花點錢又有何妨。
雖然這點裝備還是有些不夠,但聊勝於無,總比沒有強對吧。要知道,暹羅南部那支遊擊隊還有的人用的是前膛獵槍。
“既然方先生如此堅持,恭敬不如從命。我廖銘禹在這謝過了。我也不瞞你說,我的部隊最近有些難處。這才出此下策,你放心,如果以後還有多餘的槍械,定會與你聯係。”
廖銘禹是想儘一份力的,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自己的部隊也快揭不開鍋了。既然對方毫不在意金錢上的事情,那自己也樂得接受。客氣下去反而顯得矯情。
“來人,把茶水撤掉!今天我要與方先生喝上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