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如霜見過農戶們磨粉,有的人家都開始磨了。
全家老小齊上陣,上下兩個大磨盤,一般是有三個碗口粗的推杆,一家人就一圈兒一圈兒的推,累不說,還推一會兒就迷糊,天旋地轉的。
好在就是家家的小麥種得都不多。
嶽如霜想著,讓農戶們把稻子也磨成粉,這個朝代有麵條,但並沒有米粉,畢竟是一個糧食並不豐裕的時代。
農戶們把稻米換成錢,換不了多少錢,如果磨成粉做成米粉,粉乾來賣,價格就高了,再用賣米粉的錢去買糧食,從賣原料到賣成品,那收入就又多了。
嶽如霜想讓大柳樹先富起來。
有了一個成功的樣板村,再向全大錦推廣,就容易了。
嶽如霜深知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大錦一定要富強。
杏兒揣著一包銀子去了驢馬市。
這裡每天都有牲口販子在這裡等待買家,或是看上了誰家著急賣,就壓低了價格買下來再轉手。
杏兒看上了一頭驢,這驢看著就精神。
問了下價格,那人說要二兩銀子,還掰開驢嘴給杏兒看。
“年輕的小驢,能乾著呢。”
杏兒問:“你掰它嘴乾啥?”
那人道:“給你看牙啊。”
“不看牙怎麼知道體格好不好?”
杏兒……
看體格好不好要看牙啊。
不能在這家買,這人都知道她不懂了,會蒙她。
杏兒換了一家。
杏兒一過去就道:“張開嘴,我看看牙。”
那人下意識的把嘴張開,忽覺不對,又將嘴閉上。
“你看我牙乾啥?”
杏兒像看傻子一樣看著那人。
“我要買驢,你張嘴乾啥?”
“看你的牙,你體格也不咋好。”
那人一聽是買主,也不計較她說的話,就又掰開驢嘴給她看。
杏兒用這個方法買了五頭驢,但是她不會趕驢,就讓一個年輕的賣驢的小夥子給送到大柳樹村。
那小夥子個子很高,長得乾乾淨淨的,一身乾淨的粗布衣服,拉著繩子,虎口處有一道疤。
小夥子將驢送到了大柳樹村,十分驚訝。
“這……這是你們村啊?”
“還有這東西?”
小夥子抬頭看著村口的兩棵大樹,樹上吊著兩個大大的太陽能燈泡。
大柳樹村是唯一有路燈的村子,不過沒有電線杆,全是掛在樹上的,燈泡是嶽如霜捐給大柳樹的。
“就是上京城,也隻有幾家鋪子門口有啊。”那小夥子感歎道。
嶽如霜的鋪子門口都是有燈的,宵禁以後,打更人從這兒過,路都亮堂堂的。
杏兒道:“你還挺厲害呢,一眼就看見了燈。”
其實那些燈為了曬太陽,掛得都很明顯,掛燈的上方,樹枝樹葉都被擼光了,遠遠看去,這樹上麵禿,下麵綠,像是專門這樣打理的一樣,很是搶眼。
小夥子幫著杏兒把驢趕到了廠房那邊。
姑娘說過,以後要在那裡磨粉。
杏兒給了小夥子三十個銅錢,作為辛苦錢。
小夥子道了謝,又羨慕的看了看這裡的樓。
“真好啊,看著真帶勁兒。”
“那邊是什麼啊?”
“停了那麼多馬車?”
杏兒道:“那裡是洗浴中心,洗澡的地方,前麵有賣糖的,還有野菜煎餅和油炸小鵪鶉,很好吃的。”
小夥子道了謝,說:“我過去看看,長長見識。”
:..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