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如霜接過信,原來是三皇子求助的信件。
原來三皇子所處之地十分乾旱,土地多而貧瘠。
當地的百姓會種地的不多,生活習慣也如蠻夷人一般,上山打獵,下河抓魚,要不就捋樹葉子吃。
三皇子信心滿滿的帶去了地瓜苗,但是還沒種好,就被人拔出來吃苗了。
三皇子叫了人看著,自己也夜夜看著,最後才成了那麼幾顆,但是跟他在大柳樹種的那些地瓜完全不同,結的又小又少。
現在當地人都不太信他了,他又沒有什麼人手可以用。
隻有司農處帶去的兩個官員,那兩人也多有埋怨,在京城待得好好的,現在來到這裡吃沙子不算,還被暴曬成乾兒。
三皇子在信裡表達了不成功則成仁的決心,但是他也弄不懂,為什麼京城一畝地能結出上萬斤的地瓜,到了那兒就不靈了。
這一年荒廢了不算,還貼光了自己的銀子,最大的損失是,百姓們民心動搖,認為他吹牛。
他想問問,那樣的地應該種什麼,怎麼種,他想要幫助當地的人吃飽飯。
信的末尾說過年不回來了,一來一回太費時間,又請她跟劉妃轉告一下,說是兒子不孝,請劉妃幫忙好好帶小孫兒。
夫妻兩個走的時候就把孩子留給了劉妃。
嶽如霜一時有些感慨。
皇上的這些個兒子,個個都是有心眼的,眼下走了最壞的四皇子,剩下的造反派F4還是蠢蠢欲動。
但若說踏實肯乾,如今看著倒是這個三皇子了。
嶽如霜讓人回信,詳細說那裡的天氣土壤情況,又讓他放心,說自己會幫他查查資料。
嶽如霜對農事不通,她唯一的辦法就是去網上搜相同的天氣、地理特征,再尋找適合的糧食作物。
嶽如霜讓人備了寒瓜、桃子、葡萄等各種水果,還有一些嬰兒的輔食,小衣服,另外還有一個小白虎皮褥子,讓杏兒給劉妃送去。
並轉達了三皇子的消息。
劉妃一邊笑著招待杏兒,一邊抹眼淚。
“還麻煩杏儀公主特地跑一趟,這小白虎皮褥子太難得了,難為太子妃還記著。”
劉妃對杏兒十分客氣。
杏兒還沒習慣彆人叫她公主,一時有點兒不自然。
劉妃覺得杏兒如今不是小丫鬟了,再給賞錢不合適,就命人包了一包梅花雪片糖。
“這是我宮裡的人做的,跟甜食坊的不一樣,送給公主嘗嘗。”
杏兒道了謝,道:“我們姑娘說,皇子裡最踏實的就是寧王了,將來必定會一鳴驚人,有大出息的。”
杏兒一番話,更說得劉妃心花怒放,連一旁的嬤嬤都跟著高興。
轉眼到了除夕。
今年過年,上京城多了一件事,就是出城去大柳樹村逛夜市,看燈火,還有露天電影。
除夕這天,宮裡依然準備了宮宴。
一群大臣陪著皇上,回顧這一年,然後用餐。
不回顧還好,這一回顧,不知不覺間,太多東西都被改變了。
上京城有了路燈。
上京城的百姓現在幾乎很少用臘燭了,特彆是城東,幾乎家家通電了。
夏季家裡也有了風扇,他們雖沒有空調,但他們在明陽殿都見識過,夏天可製冷,冬天可製暖,世界上竟然有這麼神奇的東西。
就有大臣暗戳戳的試探,什麼時候太子妃的鋪子裡能有空調賣?
皇上皇後對看了一眼。
有錢賺了。
大臣們又說起了煤,那個東西真好用啊,比炭火好用多了,還有那家醫院,賣的那個藥真好,比如三九感冒靈,不用去抓藥,熬藥,還有用人看著,開水一衝一喝,就行了。
如今有好多人家都是存點在家裡,不用受點風就去找郞中開方子,喝起來甜絲絲的,比中藥湯子好喝。
君臣之是一麵說,一麵感歎。
又說到了晚上要陪家中的夫人出城去逛夜市。
皇上聽了心裡美滋滋的,有那麼一瞬,他想當場擬旨,將皇位讓給太子,他好過過退休生活。
宮宴結束了,大臣們紛紛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