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嚓”一聲,豆兵的天靈蓋被掀開,裡麵沒有鮮血,隻是汩汩冒出乳白色的豆汁。豆兵搖晃了幾下,“撲通”摔倒在地,屍體迅速變回一粒指甲蓋大小的黃豆。r/
r/
支狩真看了一眼地上的黃豆,並不急於運劍。豆兵分明是來殺他的,這與獄卒誘使他越獄頗為矛盾,雙方很可能不是一夥人。r/
r/
在食案中藏劍藏鑰匙的,應當是獄卒背後的勢力。而給自己飲食下藥、驅控豆兵的,則是另一股勢力,如此才順理成章:先讓自己昏迷中毒,再派豆兵刺殺。因為對方要殺自己,沒必要再送自己一口軟劍。r/
r/
“啪嗒——啪嗒——啪嗒——”一粒粒黃豆猶如雨點穿過牢房天窗,落在地上蹦跳,化作一個個手執短矛的黃豆戰兵,數量足有二十個,牢房頓時顯得有些擁擠。r/
r/
豆兵們飛縱如蝗,靈活散開,彼此的方位層層錯落:有的從地麵向支狩真展開正麵進擊;有的跳上牆壁,從側麵迂回突襲;有的攀上天花板,居高臨下地撲擊;有的伏在牆角,一動不動,靜等良機偷襲……它們的動作又快又狠,輕巧無聲,連睡著的萌萌噠也沒被吵醒。r/
r/
支狩真手腕一振,軟劍抖出,雪亮的劍光倏而亮起,繞著四周上下一旋,乳白濃鬱的豆汁紛紛揚揚噴濺,豆兵齊齊分成兩半,倒斃在地,化作半顆半顆的黃豆。r/
r/
每一名豆兵的戰力約在煉精化氣初階,但支狩真一劍在手,斬殺得輕鬆流暢,遊刃有餘,劍法比起與小鷹王決鬥時又強上一分。r/
r/
支狩真長劍一轉,逼向牆角,幸存的最後一名豆兵原本藏匿不動,此刻被劍光一逼,不得不猛撲過來。r/
r/
劍光一陣輕顫,化作一根根纖細的光絲,將豆兵層層纏繞,任由它左衝右突,始終被困在劍光的厚繭裡。支狩真意欲將其活捉,尋到豆兵背後的主人。r/
r/
“嘭!”豆兵的身軀陡然膨脹,自爆炸開,豆汁濺滿了牆。r/
r/
支狩真默然片刻,收起了軟劍。這個豆兵顯然具備了一點靈性,察覺到會被活捉,毅然當場自斃。此類有靈性的黃豆戰兵又被稱為“豆斃”,因為它們一旦被抓,立即自斃,能煉製豆斃的人至少也有煉神返虛的修為。r/
r/
此後,支狩真沒有等到新的豆兵來襲,似乎對方已然放棄。他絞儘腦汁,苦思許久,究竟是誰想要自己逃,誰又想要自己死?無論是誰,對方一定是朝堂上的一品大員,不然哪有機會在廷尉詔獄裡麵動手腳?r/
r/
支狩真靠在床榻上,一時也不敢入睡,隻能打坐調息。r/
r/
不知過了多久,石梯的方向驀然亮起昏黃的燈光。一個獄卒走下石梯,直直走向支狩真的牢房,後麵跟著一個身披鬥篷,兜帽遮臉的男子。r/
r/
支狩真不露聲色,藏在袍袖裡的手握住軟劍。獄卒表情呆滯,猶如行屍走肉,將男子帶到牢房前,就自顧自走到牆角,麵壁木然而立,一言不發。r/
r/
隔著牢門,鬥篷男子深深地看了支狩真一會兒,忽而開口問道:“小侯爺被關押詔獄,可知命懸一線?”r/
r/
支狩真不曉得對方什麼來頭,但能混入詔獄,顯然勢力不小。他略一沉吟,含糊答道:“此事非我所能知,自有道門與朝堂定奪。”r/
r/
鬥篷男子淡淡一笑:“為何道門在前,朝堂在後?”r/
r/
支狩真目光一閃,隱約猜出了對方的身份,毫不遲疑地道:“道門替天行道,是為天。晉明王是國君,國君為天子。按照名教綱常,當然是父在前,子在後。”r/
r/
“說的好,不愧是太上神霄宗的預錄弟子。”鬥篷男子輕笑一聲,從懷裡取出一塊玉璜,穿過牢門的鐵欄,拋給支狩真。r/
r/
玉璜由極為罕見的墨翠煉製,背麵鏤刻道門神將,飾以繁複的道門符籙,正麵隻刻著三個古樸靈妙的雲紋道字。r/
r/
“玉真會”。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