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娜叫房東太太捎來兩杯咖啡,問莫倫,“你什麼時候回倫敦的?今天找我有事吧?”
莫倫:“前天晚上剛回來,確實遇上一件事,我認為你可能需要知道。”
簡明扼要講述了44號路燈上的標記,以及與背後唆使者胖老頭外套上的一枚昆蟲圖案紐扣。
露娜聽了,不敢置信地張大嘴巴。
“不是吧?又是有圖案的扣子!難道薩米·沃爾有同黨?這事還沒完沒了!”
露娜轉念一想又否定,“不會的,沃爾要是有同黨,在法庭上一定會把同夥撕咬出來。”
莫倫點頭,“你說得對。如果存在一個沃爾本人知情的同夥,以他狡辯到最後一刻的性格,勢必要拉同夥做墊背的。”
問題是也許沃爾壓根不知情。
莫倫:“如果不是同夥,而是某個人暗中影響了沃爾呢?”
“你等下,讓我捋一捋。”
露娜理了理思路,這不成套娃了。
沃爾先去雇凶搶劫,他看似主謀。
然而,還有另一個人隱於暗處,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沃爾的思維。
露娜:“直接說吧,你懷疑誰?”
“誰與沃爾走得近就懷疑誰。”
莫倫直接問,“喬治·史蒂文,他最近如何?你們原定二月初結婚,現在是什麼情況?”
露娜一愣,史蒂文被懷疑了嗎?
也對,很合理,沃爾與喬治以前是多年的朋友。
“我們分手了。去年的12月15日,徹底分了。”
露娜提起前男友不再有不舍,曾經為這段感情做出了妨礙工作的事,更叫她想來就懊悔。
莫倫一般不會打聽彆人戀情裡的**,但現在情況特殊。
“方便說說你為什麼做出這個決定嗎?”
露娜直言:“根本原因是思想不一致,興趣不相容,生活步調對不上。
這些問題一直都存在,我努力為他改變自己的喜好習慣,但發現他完全沒有向我靠近的想法。”
感情應該是雙向的。
露娜自認這個要求不過分,但到了談及婚姻的階段,史蒂文還是沒有作出積極改變。
讓她下定決心分手是史蒂文對於沃爾案的態度。
“史蒂文認為沃爾罪不至死。他站隊他的朋友,勉強從私人感情去解釋,但他不支持我出庭作證就過分了。
他認為那會把我和他的關係放在大眾眼皮底下,到時候人人都知道我為難打壓新人,連帶他的名聲受損。”
露娜氣就氣在這裡,史蒂文憑什麼妨礙她進步。
“明明是我蠢,在考場上加料為難你。我都不覺得出庭自爆尷尬,認了錯,我能往前走。
他憑什麼認為不妥?他可以選擇他殺了人的朋友,我就不能選擇改正錯誤的人生嗎?”
之前,露娜沒對莫倫談起她出庭背後的雞毛蒜皮。
“這些矛盾與你無關,你不用覺得內疚,是我與史蒂文的理念不同。其實,我早發現了矛盾所在,史蒂文在線上與線下的性格不同。
我總以為我們能慢慢相互理解,最後證明是我想多了。還好在婚前讓矛盾爆發,要是結了婚才知道,我就慘了。”
露娜完全想開了,“分了挺好,上周我又重新上班了,在「飛速達電報公司」。這個月在倫敦市內的總部適應一下,從下個月起到城郊的分站做負責人。也在城郊找到了新的住處,等二月初就搬過去。”
莫倫舉起咖啡杯,對露娜的選擇誠心祝福。
“恭喜。錯的不去,對的不來,願你接下去一切順利。”
露娜不在意喝的是咖啡,直接乾杯。
“謝謝,借你吉言。我計劃好了,不管是不是結婚,電報員的年齡限製都是三十歲,之後我可以轉做女校的老師。還有六年可以好好準備。下次戀愛,絕不在線上找了對象,還是現實裡認識的更可靠。”
莫倫深知“網戀”的風險性,曾經接觸過不少相關案件。
人本來就是多麵的,在現實中認識的人也很難百分百了解,而隔著網線更容易隱匿陰暗麵。
如今沒有計算機互聯網,但電報網的屬性與之相似。
19世紀的電報員們提前一兩百年體會到後世網絡時代的便捷與苦惱。
莫倫把話題轉回喬治身上。
“你應該不想再聽人講起史蒂文,可我得再問一兩句。之前聽人說他喜歡打獵,那麼他喜歡昆蟲嗎?”
“蟲子?!”
露娜最怕蟲子,想到近距離接觸,她全身雞皮疙瘩都要起來了。
連連搖頭,“我和他在一起七個月,從沒聽說過他喜歡那玩意。”
莫倫:“史蒂文的具體身高與體重,能說一說嗎?”
露娜:“他身形偏壯,一米八四,180磅。”
莫倫把喬治·史蒂文與昆蟲駝背胖老頭對比。
兩者身高在接近。體重方麵,喬治82公斤,胖老頭將近120公斤,相差較大。
露娜又說:“我知道史蒂文搬家了,去年底就從「金融城電報公司」辭職了,但沒打聽他去了哪家新公司。你要想查具體的,得去他原來的公司找人問問。”
說到這裡,露娜不確定地說:
“史蒂文真能在暗中影響沃爾的行為?他這個人是有各種缺點,但我也客觀地說一句,我不覺得他有那個手段。性子粗,照顧不到我的情緒,就他還操縱人心?”
莫倫:“現在是初步排查,我也沒見過史蒂文,肯定無法給你確切答案。也許是我多慮了,路燈標記隻是盜賊團夥留下的,與沃爾案沒有關係。”
露娜歎氣,“但願這樣簡單,要不然我總覺得薩米·沃爾是陰魂不散。”
莫倫沒說自己的主觀傾向,免得讓露娜惴惴不安。
她也希望隻是遇到盜賊,但墨菲定律總會作祟。
“時間不早了。”
莫倫看著座鐘指向「09:25」,“你一會要去劇院,我先告辭。”
露娜:“等一下,今天你有其他事嗎?”
莫倫搖頭。
露娜:“不如和我一起去聽歌劇,這場是意大利著名歌劇團「夜鶯」的巡演,一票難求。要不是北方劇院做開業大酬賓,也不會搞免費票抽獎活動,我也沒可能幸運地獲得包廂票。”
莫倫對歌劇不感興趣。
本想謝絕邀請,但露娜的“幸運論”讓她停止了離開的打算。近期疑心病發作,很難相信各種好運。
“好,我也一起去。”
莫倫決定去瞧一瞧,「北方劇院」是否暗藏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