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靠著手機翻譯,做好一切準備的BerL終於是加入了單排訓練的大軍。
從中午一直到晚上,期間除了吃飯,人就沒從位置上離開過。
如此一朵卷心菜的加入,自然惹得房間內其他選手的頻頻側目。
再一聽遊戲中偶爾出現的兩句西八問候——新來的還是是韓國選手!
感受到競爭壓力的眾人,默默在心底把訓練標準再度抬高一層。
“選手們打完這把rak都停一下,經理今天有任務安排。”
“哦哦哦,好的,我馬上到。(韓語)”
打了也不知多久,BerL自己沉迷單排過於投入還是被前來通知的工作人員拉了出來。
以前在韓國的時候,精力根本沒可能讓他堅持這麼久。
甚至有時在對局中後期打著打著肚子就餓了的情況也不是沒有,BerL也和hot私下吐槽過,如果能吃飽的話,自己後期注意力不會下降那麼快。
從AD轉輔助以後,精力消耗起來遠遠沒有之前那般快了。
……
會議很簡短。
首先是宣布了明天LSPL也就是LPL次級聯賽的比賽名單,上場比賽自然沒有他們這些剛加入俱樂部的新人的份。
不過,新人手中倒是都拿到了一份資料。
“明天比賽後,會陸續安排你們接觸訓練賽,在此之前,按照裡麵的要求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訓練任務,沒有按時完成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做罰款處理……如果有第三次趁早收拾東西哪裡來的滾回哪裡去。”
資料很厚。
BerL領到的自然是輔助位置的訓練資料。
資料第一頁是每個人的訓練任務要求,包括了rak積分,基本功訓練、當前版本需要訓練的英雄和陣容體係。
戰隊將其細分成了很多項,每一項達標之後都會獲得個人積分。
在俱樂部裡,個人積分則是關乎著你是否能正式登上比賽舞台。
訓練賽的表現占據這個個人積分的60%,平時訓練表現占40%。
嗯,有點像大學裡考察學生用的學分績點。
“很公平!”
從rak分,到平時基本功訓練的完成分,再到訓練賽的表現分,綜合相加也就基本代表了一個選手在這段時間的訓練情況,以此作為安排能否上場的參考,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設定。
各項安排之後,還有就是對不同位置的訓練資料。
例如他的輔助位,光是基本功就有墊刀、視野控製、技能命中率等細化項目。
再往後麵翻,與上中野三路隊友的配合,視野爭奪時不同眼位的插眼排眼,不同時間不同視野下的遊走路線選擇戰隊都給出了詳細的資料描述以及配圖講解。
對此BerL不覺得驚訝,隨著LOL比賽的不斷發展,像WE這樣本身體製就很完善的俱樂部,在青訓專業性上並不會較LCK落後多少。
“啊,為什麼還有體能訓練的?”
翻到最後,看著俱樂部那明晃晃的晚練安排,原計劃到23點左右再去食堂吃點什麼的BerL心中突然變得不甚美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