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那些年的老同學
在宋水清的眼裡,現在的陳安安肯定是無憂無慮,想買啥就買啥。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很明顯,不是!
相反,兩億給她帶來的隻會是比過去每月二十萬零花錢更大的苦惱。
她來深圳也才一個多月,新環境新同學。
不同於魔都的精致,廣東這邊的小孩明顯更加低調。
但也隻是表麵上的低調而已。
正如班裡二十多個同學一樣,大半家裡都是挺有錢的。
這個挺有錢的概念就是資產上億那種。
還有一些父母是高階管理層,本身收入或許不低,一年大概能賺一兩百萬。
他們將孩子送到這種富人雲集的國際小學,或許是希望她們能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同時還認識一些富人階級的朋友。
父母的心意肯定是好的,但…這樣的結果真的會好嗎?
就陳安安了解到的兩個女同學,本身家庭肯定不算差,父母一年打底都有五六十萬。
送過來之後,差點讓她們養成自閉。
因為就她們家那點收入,在國際學校乾脆就是墊底的存在。
父母拿出一半的家庭開支希望她們從小擠身富人階級。
效果卻適得其反。
在這樣的環境下彆說養出自信了,反而開始有些自卑了。
甚至還會怨恨自己的父母,你為什麼不努力賺錢,讓我跟同學的差距這麼大!
陳安安不會有這種煩惱,因為她老豆不管她去哪,都是最拔尖的那幾個。
簡稱人群當中最靚的仔。
在這樣的環境下,她早已養成與生俱來的自信。
更不要說她老豆現在還花那麼多時間來陪她了。
來這邊僅半個月,她就成了班裡名副其實的大姐頭。
隻是比起以前來說低調了很多,不再拉著同學去瞎胡鬨的拉二胡。
隻是,她也明白了一個道理。
父母給她再多,那都是他們辛苦賺來的。
所以她要珍惜,更要懂得利用手裡的資源來錢生錢。
陳安安在班裡組織了一個賺錢大會,專門用來討論如何錢生錢。
這要是放在普通小學,怕是笑話。
但放在國際小學,哪怕這群人都還隻有十歲,依然能一本正經的去討論。
因為她們從小就受父母薰陶,不說成績了,見識這一塊肯定不是一般孩子能比的。
班裡的孩子五花八門,父母有乾金融的,還有在廣東這邊當村長的,更少不了自己開公司的。
陳安安想要學著賺錢,最好的辦法自然是集思廣益。
好比一個同學提議,將阿爾卑斯山的水拿過來賣一百一桶,絕對能發財。
又或者另外一個同學提議,把南極小企鵝拉到非洲去展覽。
肯定也能發大財。
陳安安看著眼裡閃爍著智慧光芒的兩位小同學,她很想說,你爸要是不早點給你設計一個家族基金,頭昏腦脹的讓你去創業。
八輩子積蓄估計都能讓你給敗完。
這還不是離譜的,還有一個同學提議說,去沙漠挖水井,一萬一口,不買就要渴死。
一口一萬,每天賣一萬口就是一個億。
越說越興奮。
給她一口井,她能將世界首富都乾翻。
行…你是懂商業的。
陳安安默默在這個同學後麵,畫上一條大黑線。
禁止她以後的提議權。
這都不算離譜的,更離譜的還有要去非洲給薩普生產溫州皮鞋。
讓奧德彪騎上她們自產的小摩托拉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