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失去了扶持新能源汽車的最大意義。
這意味著陳平生自己不止要加大固態電池的進一步研發,同樣還要在增程汽車包括混動技術上進一步的加大投入。
這才有可能真的做到在海外擁有一席之地。
彆看國內新能源鬨得厲害,迄今為止也沒哪一家是能去海外擁有市場的。
這也是新能源板塊最大痛點了。
國外沒有新能源優惠政策,更沒有七八塊一升的油價。
一句話形容,油價要是便宜一半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閉著眼都是選傳統燃油車。
什麼智能駕駛,這個係統那個係統的都將扯淡。
這也就導致最近幾年一直乾得風風火火的新能源汽車,其實已經陷入了尷尬境地。
不管是放低油價還是取消免購置稅,隻要有一條實現,它都將恢複原型。
真要說它已經做到世界第一,那也完全沒錯,因為大家都不跟著玩。
這就尷尬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新能源汽車必須擺脫這種尷尬境地,才能真正做到國之重器。
可惜…一眼望過去沒一家能擺脫。
陳平生在京城待了差不多三天,這才重新回魔都。
他每次去京城動靜都很小,不會讓太多人知道。
這次回來之後,他也就重新做了幾項重要決定。
一項是加大固態電池的研發,這一塊是騰德時代獨立負責。
剛上市又拿了五百億當研發資金,接下來肯定還會招一批頂尖研發工程師。
另外就是加大增程汽車包括混動汽車的研發投入。
未來也肯定會推出相關領域的專業車型。
現在這個時代下,做研發風險大,不做研發根本不會有太大的發展機會。
好在國家對研發投入是絕對支持的,還有各種各樣的補貼政策。
他雖然不需要那些補貼資金,但研發投入大的好處還是非常明顯。
新能源汽車已經從上半場進入到了中場階段,這個階段就屬於典型的淘汰賽了。
不少混子都要麵臨最終的淘汰局。
好處有…壞處更大,會讓很大一部分普通客戶在選車的時候,天然不信任新能源汽車。
未來的新能源市場,最多就隻能剩下三五家,超出這部分的都要被淘汰。
好在他根本不缺錢,扭虧為盈隻是第一階段的小目標,第二階段就是在全球站穩腳根。
至於地產板塊,他現在根本沒相關領域的產業。
自然不需要再去拋什麼重要資產了。
以前火得不行的奶茶業,現在也已經不怎麼行了。
至於餐飲行業,那毛利更是低得嚇人,如果在有選擇的情況下,這種超低毛利的產業真的完全不適合當創業項目。
辛苦不說,賺的錢還少。
至於他老婆那邊乾的水雲間,同樣受大盤影響。
營收一年比一年低,隻是它再怎麼降,都還是能穩住基本盤。
畢竟四大超一線城市,包括香江那邊的水雲間門麵都是自己的。
門麵自有的好處非常明顯,那就是抗風險能力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