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過鷹,是繁殖性遷徙,從越冬地回到繁殖地,時間周期比較短,最多半個月。
秋天猛禽遷徙時間跨度就比較長了,不同的猛禽,從處暑開始,一直持續到小雪都會有多批次的分布。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窪林的鷹選擇不遷移,在繁殖地過冬。
現在剛過寒露,最近幾天又沒有大北風,所以猛禽都會選擇在一些食物充足的地方活動。
野外啥地方食物充足呢?離不開樹林,水源這種地方。
嶽峰選擇下騎籠網的地方,就是這麼一處逮小鷹的場子。
這是一片水曲柳跟山楊樹混雜的小樹林,場子很乾淨,靠近河岸邊的外圍區域還有一些小的灌木叢。
嶽峰繞著河邊這片林子溜達了一圈,很快選擇了一處適合下騎籠網的位置。
所謂的騎籠網,其實很簡單,就是選擇一處合適的地方,然後將網片掛在兩側的樹上用活扣暫時固定,在網底下的區域,垂直網綱線的方向放置一個長長的滾籠,籠子裡放誘子。
這樣,如果周圍有猛禽活動,就很容易發現滾籠裡的鳥,猛禽攻擊籠子裡的鳥,鳥就會在長筒裝的籠子裡左右逃竄狂奔,猛禽在追捕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撞到網上了,從而把活扣給拉開。
網受力跌落,就把猛禽給兜在網裡了。
這種單片騎籠網用來逮中小型的猛禽非常簡單方便,有條件的還可以選擇不同的地方多布置幾塊網片,用來增加捕獲成功率。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當然,現在的嶽峰手裡隻有一塊網,很快布置好之後,就溜溜達達繞著河邊晃悠起來。
早上的村頭林子,各種鳥叫聲此起彼伏,氣溫大概在七八度上下,算不上太冷,但也不是太舒服。行走間褲腿子粘上一些露水,嶽峰也不在乎,溜溜達達的到處觀察,查看一些細微的痕跡。
在落雪之前,河邊的痕跡並不好辨認,但是嶽峰依然依靠自己的眼力,發現了黃皮子跟沙半雞活動的痕跡。
他默默的將這些痕跡都記在了心裡,等搞到鷹訓好了,這邊也是嶽峰的狩獵場範圍。
慢慢的,天色大亮,太陽升了起來。
不知不覺間,已經幾個小時過去了,嶽峰繞回了騎籠網的位置。
隔著老遠,就看到騎籠網上麵的兩個活扣脫落下來。
嶽峰快步上前,很快就發現了滾籠旁邊被兜在網裡的小鷹。
一隻秋花擺胸亞成體的雌性日本鬆雀鷹)。
猛禽都是雌性比雄性大,這鬆雀鷹也不例外。
這隻小鷹大概體重有個三兩左右,眼睛瞳孔因為受到驚嚇而眯成針狀,渾身上下都是亞成體特有的羽毛紋路,懂得人一眼就能辨認出來。
嶽峰今天的目標是個頭大一個號的雌性雀鷹,這種剛出窩沒幾個月的秋花擺胸並不是他的目標,嶽峰輕輕地將鷹從網上摘下來,隨手就放掉了。
重新整理好騎籠掛網,又檢查了一遍網底下的誘子確認沒有問題,嶽峰找了個距離騎籠網三四十米的大粗樹躲了起來,坐在樹底下曬著太陽打盹兒。
前後不到半個小時的功夫,嶽峰剛有點困意,就聽到嘰嘰嘰急促尖銳的聲音響起。
他朝著騎籠網看了一眼,發現又有鷹把網撞了下來。
隔著幾十米遠,嶽峰就發現,這次撞網的鷹個頭明顯大了一個號,此刻鷹翅膀被網纏住,不停的掙紮,但是越掙紮纏的越緊。
嶽峰快步上前,隻是看了一眼,就忙不迭的蹲下收拾起來。
逮了一隻鷂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