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但事情的發展並不總如張潮所預想。
大年初三早上,張潮專心致誌地碼字時,父親拿著一份《東南晨報》進來了。這份報紙的三版上,赫然是一篇極為引人注目的報道,標題是:
《“午夜潮汐”真相揭秘:嘩眾取眾的低分考生》
報道的主體部分,是該報的記者采訪了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富有正義感的長福三中高三學生。這位同學告訴記者,張潮的一模總分僅僅隻有337分,就連大專都上不了好的;
同時還向記者揭露了張潮在校期間如何胡作非為,比如利用恐嚇等手段,脅迫學校領導處分另一位善良的、本意是找他友好交流的同學;
此外,還有早戀傾向,曾經在眾目睽睽之下,和一名女生約會。
報道最後,記者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質問:
“一個數學僅僅考了8分的低分考生,卻因為媒體的炒作,被冠以“奇才”的頭銜;一個品德不良的流氓學生,卻被學校庇護甚至力捧,在校園裡橫行霸道——
試問,究竟是我們的、我們的媒體出問題了,還是我們的教育出問題了?張潮,隻是叛逆少年韓涵一個拙劣的模仿秀而已!”
張潮對自己一模成績被“揭露”並不感到意外,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遲早的事而已。而這麼早就不在他的計劃之列了。
《東南晨報》在過年前還刊發過一篇對張潮大為褒揚的報道,是由他們的另一個記者寫的。沒想到過了一個年,換了一個記者,態度就變了。
而《東南晨報》的報道,讓其他媒體的記者、編輯們又愛又恨。愛的是提供了全新的新聞噱頭,恨的是這才年初三,還在春節假期,好多記者就不得不臨時開始加班。
所以年初四、初五,多篇跟風質疑的報道也跟著出爐;還有一些媒體選擇了觀望,說一些不痛不癢的牆頭草話。
畢竟韓涵的教訓才過去沒幾年。鬼知道這個張潮到底是不是韓涵那種葷素不忌的性子,到時候被罵個狗血淋頭,報社的信箱還會被全國各地擁躉們寄來的抗議信塞爆。
而這篇報道帶來的連鎖反應還不止於此。《東南晨報》是福海地區發行量第二的晨報,在本地的影響力尤其大。
罵界,問題不大,因為指向哪一個具體的對象,張潮現在也無門無派,算不上真正界的人。
罵炒作的媒體,問題也不大,因為炒作本來就是一陣風;市台和縣台采訪張潮,本來就是上級任務。
罵教育,問題可就大了——張潮正經是個高三學生。
所以三中校長吳興雨當天中午就接到了上級主管部門領導的電話,讓他一定要處理好此事引發的輿情。
吳興雨一個頭兩個大,這怎麼處理,咱家不會啊!
他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通過關係,壓製一下媒體的報道。可現在和張潮聯動的是全國媒體,他一個小小的地方學校的校長,哪裡能扛得了這個炸藥包。
扛不了,那就甩出去!想到這裡,吳興雨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
張潮的父母,此刻也急的不行。他們最擔心的不是兒子名聲會就此臭掉,斷了上的道路;而是擔心孩子在這種壓力下會做出什麼傻事來。
但是張潮卻似乎毫不在意,每天該吃吃、該喝喝,吃飽喝足了,就鑽進房間裡劈裡啪啦敲鍵盤,外界的風風雨雨全被擋在他那個小小的臥室兼書屋外。
初五下午一點多,張潮家的門又被敲響了,張潮母親開門一看,是一個短發利落、麵容清冷而秀雅的少女,見到張潮母親就說道:“這是張潮家嗎。”
張潮母親點點頭道:“是啊,你是他同學吧?”剛想把少女讓進屋裡,結果她卻遞過來一張信箋。
少女道:“我還要去上課,就不進去了。阿姨,您把這封信交給張潮就好。”說罷,就轉身走了。
張潮母親心道怪事怪事,自己怎麼能沒看出來自己這個傻兒子竟然有這麼大的魅力,這沒幾天就有兩個這麼漂亮的小姑娘來找他。
張潮聽了母親的描述,知道來的應該是宋詩語。打開信箋,隻見上麵用娟秀的字跡寫著十幾行字:
回答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