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小說?
從題材上看,《你的名字》仍然是一個青春愛情故事,講述了生活在燕京的男高中生“龍”與海島小鎮高中女生“汐”之間發生的種種。
但是具體的情節上,與張潮之前的兩部現實主義傾向的作品完全不一樣。充滿了各種幻想元素——
“交換靈魂”“彗星”“錯開的時間線”“從未來拯救過去”“靈巫”……
語言風格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既不是《少年如你》那樣的熾熱、濃烈,也不是《少年的巴比倫》那樣陰鬱、深沉。
《你的名字》用大量的短句、頻密的分段,營造了一種跳躍性極強的閱讀感,讓讀者在現實、夢境以及主人公的內心囈語中反複切換。
同時用“男女交換靈魂後的尷尬”營造了足夠的趣味性,讓讀者不會覺得無聊。
隨著情節的展開,小說又拋出了“能否拯救被彗星毀滅的小鎮”這根主線,製造了強烈的懸念感,讓人無法自拔。
而男女主人公最後是否能再次相遇、再次相識,同樣牽動著讀者的心。
雜糅了如此多元素、表達上又如此新穎的小說,讓李世棟想到了現在很多八零後作家的作品,其中就有小四的《幻城》,但隨即搖搖頭,心想自己真是糊塗了。
張潮的文字,全無小四的故弄玄虛和矯揉造作,而是十分清爽、輕盈,極少用那些絢麗的形容詞和盛大的比喻句,就像一條林間的小溪、一陣樹梢的清風,讀來沁人心脾——沒有一個青少年,能抗拒閱讀這篇小說帶來的愉悅感。
想到《花城》的熱銷,他馬上就把小說轉發給了手下的責編,隻交代了一句話:“儘快校對好,下期全文刊載。”
其他人的煩惱都是甜甜的,隻有燕大是真的煩。
“小慫!辣春!哇伍骨嘰!”燕大“作家班”招生組組長曹文宣氣得連家鄉話都罵出來了,“一個燕師大,一個南大,不講武德!來騙!來偷襲!”
複辦“作家班”最早是燕大中文係內部醞釀的一個項目,還特地請出了退休的錢理群教授悄悄去長福考察了重點關注對象張潮
結果不知道誰透了風,還打聽到了張潮已經被考察過了,燕師大、南大這些學校也都紛紛跟進。燕師大最過分,直接就是“作家碩士班”!
這讓從政策上講隻能先從本科入手的燕大有了危機感。
要是折騰了半天,張潮因為研究生學曆的事跑去了燕師大,那燕大不就成了笑話了嗎?
“不行!”曹文宣決定親自去一趟福海,和張潮好好聊一聊。
“老曹,不用著急。你看看這個——”招生組成員之一的孔磬冬,把一疊稿子遞給了曹文宣。
曹文宣接過來一看,是一份課題報告——
《視野下的內地縣城與“縣城敘事”——以小說為例》
翻開來,“張潮”的名字赫然出現在課題組成員名單當中。
孔磬冬得意地笑道:“這個課題馬上就要結題了,會發在學報上。你說張潮他跑得掉嗎?他注定是我們燕大的人!”
而張潮的煩惱,隻有一個,那就是幾天後的高考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