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道:“你給我吧。”
東方興報了號碼,張潮記了下來。掛了電話以後就打了過去,對方是個是燕大計算機係的一個老師,剛好做過老教授的研究生,就幫忙約了周日看房。
周日這天,張潮早早就來到了燕園。房子在燕園的東門,與燕大的主要教學區隔了一條中關村北大街,倒與青華的住宅小區毗鄰,後邊就是著名的燕東園。
張潮在小區門口,遠遠就看到一個帶著瓶底厚眼鏡的男人,大概30歲,他上前打了招呼:“請問是李老師嗎?”——這位老師姓李,叫李萬東。
李萬東疑惑地看著張潮,道:“你是……?”
張潮答道:“我就是張潮,來看房的,你叫我小張好了。”
李萬東驚訝極了,眼前的小夥子也就20歲的樣子,竟然是他要買?這世道真是不一樣了……不過他今天主要是領人去老師家裡,也不便多嘴,於是帶著張潮就進了小區。
小區不大,隻有6棟樓,每棟19層,每層6戶,2部電梯。
要看的房子在小區3棟16層,李萬東按了門鈴,不一會兒,一個滿頭銀發的慈祥老人就出來開了門。
李萬東介紹道:“這是我的老師,趙彤教授;老師,這是張潮,今天來看房的就是他。他今年9月就開始咱們燕大讀書了。”
張潮忙問好:“趙教授您好。”
趙彤看到張潮這樣年輕,也有些訝異,問道:“確實是你自己要買?”
張潮乖巧地笑道:“是的。我今年要來燕大上學了,所以想住的離學校近一點。”
趙彤點點頭,道:“現在這年輕人……也好,我們這個小區基本不對外出售,都是內部消化。雖然一般是教職員工買,從來沒有學生——但也沒說不讓啊。你進來看看吧。”
張潮脫了鞋進屋,趙彤開始介紹這個房子:“這小區是96年蓋的,是燕大比較早的現代化小區,因為一開始是福利房,所以也沒個正式名稱,我們一般習慣叫北大街東院。現在我們用的物業也是燕大自己的……”
張潮一邊聽,一邊看房。房子是3室1廳的格局,還帶1個小儲藏間,大概100平米。因為最早不是按商品房建的,所以這100平米是實打實的建築麵積,室內空間還是比較寬敞的。
房子很整潔,裝修、家具看著老舊,卻絕不破爛。尤其是家具,都是樸實無華的實用風格,頗有點複古風的味道。
張潮還是比較滿意的,於是直接問了價格。
趙彤也不廢話,道:“就按著咱們海澱的市場價吧,這房子房本上就是103平,算70萬,過戶費用也由你出。”
張潮笑道:“教授您看,這房子在學校裡麵,本身交易麵就窄……”
最後經過討價還價,趙彤同意67萬成交,但是張潮要一次性付清。張潮爽快地答應了,並且直接拿出了2萬元的定金,和購房意向合同。
趙彤驚道:“你這是有備而來啊!”
張潮笑了笑,道:“好房不等人嘛。”
從趙彤教授家裡出來後,李萬東還有點懵——這幾十萬的“生意”就做成了?
張潮一舒懶腰,道:“在燕京總算有個落腳的蝸居了——李老師,我請你吃個飯吧,今天辛苦你了。”
李萬東苦澀一笑,道:“你這要是蝸居,那我現在住的12平米青教宿舍算什麼?”
吃過晚飯,張潮打車回到魯院的宿舍。舍友們都出去玩了,一個人也沒有。張潮掏出電腦,新建文檔,輸入了新書的標題:
《蝸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