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第二天一早,下定決心的張潮就對父母說了:
“爸,媽,買房吧?”
“嗯?一點點小麻煩就賣房?賣了我們住哪?”
“……不是賣,是買!”
“……一點點小麻煩就買房!買了我們住哪?”
“當然是買的新房那邊!你們也要改善改善居住環境。咱們家房子太老了。”
“不能一有錢就亂買東西,何況房子這麼貴。這錢我們還要存著給你……”
“我已經買了。房子。”
“嗯?”
“燕京,海澱,走路就能去燕大上課。”
“啊?”
“70萬,過完戶了。”
“我……你……”
曆經一番口水戰,張潮終於把父母拽到了全縣城唯一一家房地產中介公司裡。他不想買什麼新房,就想買個彆人已經裝修好的準新房。因為現在長福的新房全是毛胚,沒有精裝房一說,張潮不想父母再費那個事去裝修。
不過買什麼樣的房子,又是一番爭執。
“買個兩房一廳就好嘛,我們倆一間,你回來的時候住一間,完全夠住了。”
“那我回來要寫東西,不還要一間書房。”
“那,那就三房好了,多一間做書房。”
“那要是我結婚了呢?有孩子了呢?”
“那,那買四房?會不會太大了、太貴了?以後房價跌了怎麼辦?”
“是啊是啊,咱們長福人少,縣城裡誰家還沒個房子啊?”
“……”
張潮不想費口舌了,直接讓中介按照四房、準新、已裝修的標準開始篩選。
這年代長福的土地供應不算緊張,所以房子普遍蓋的偏大,動輒就是120平米往上。再過幾年就沒這好事了,到張潮重生前的2024年,80多平米的房子,開發商的廣告也是“三代同住無憂大戶型”。
同時符合張潮幾個要求的房子寥寥無幾,稍微挑了兩處比較近的,馬上就約看房。
一處就在勝利北路,房子是90年代蓋的員工集資房,後來辦了紅本,麵積得有140平往上。就是房齡高了點,格局也比較老。裝修就彆說了,那一水的彩色水磨石地磚,回家看著和回單位似的——pss!
另一處稍微遠一點,在碧水岸附近,是2000年以後新蓋的商品房小區。房主是個生意人,買來是給兒子做婚房的。結果兒子結完婚就帶著老婆去滬上發展,不回長福繼承家業了。
空著心疼,租出去又怕搞壞裝修會掉價,隻好忍痛割愛。
房子有130多平米,裝修、家具、家電都還是嶄新的——因為就婚禮前後住了十幾天,然後空了快1年。房主叫價2400一平米,比碧水岸的毛胚房單價還高。
當場嚇得張潮媽媽就要拉著老公兒子離開。
張潮沒走,而是和房主展開了拉鋸戰。經過近2小時的討價還價,最終以30萬元整成交。剩下的手續就交給中介去跑了。
張潮父母整個過程都被兒子牽著鼻子走,直到簽字的那一刻,母親還猶在夢中,難以置信地問道:“30萬,就這麼花出去了?”
張潮催促道:“還有中介費的……哎呀,你快簽吧。買房子這種小事寫長了讀者不愛……不是,買房子這種小事,早買早享受,晚買它也沒折扣。”
大事砥定。
在張潮的催促下,父母終於在他再次飛往燕京以前,搬了進去。他又隻在“新家”裡睡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去福海機場飛燕京了。
張潮心想,看來我和房子緣分有點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