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最新網址:/b2005年3月初,第一期《青春派》雜誌的稿件終於基本敲定了。
借助張潮給“新理念作文大賽”帶來的熱度,《青春派》的投稿郵箱收到了近2000篇文稿。對於一個新創刊、有嚴格的投稿年齡限製,並且調性相對嚴肅的雜誌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
如果沒有及時入職的馬伯慵幫忙,他也不知道這些稿件要審到猴年馬月去。《新芽》雜誌那邊雖然派了2個年輕的編輯協助,但是對文字的敏銳度方麵,顯然與親王有一定差距。
但是張潮不準備把創刊號放在3月份,因為要做的準備工作實在太多。
首先是給稿件被采用的作者一一聯係,讓他們儘快寄來玉照一張,方便雜誌為他們設計卡通形象。
另外還要對部分稿件提出修改意見,年輕人的文章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有些作者還是高中的在校生,一時半會都聯係不上。
此外還要給雜誌設計一張征訂海報和一張創刊海報,征訂海報已經讓黃傑夫聯係唄塔司曼談合作,最好能夾在每個月寄給會員的書單裡。
創刊海報當然是夾在創刊號裡,務必讓讀者感到儀式感十足。
為此張潮特意又招了2個美術設計,統一交給夏答管理了。夏答現在也不住辦公室了,收入已經讓她有充分的安全感,在小區裡另外租了一個一居室的小房子。
加上黃傑夫剛剛招到的財務,小小的兩居室現在已經塞得滿滿當當。
《青春派》創刊號打頭陣的肯定是張潮的《大醫》。他一口氣拿出了近3萬字的稿子,足足占據了20頁的篇幅。
雙學濤、龔婉瑩等第七屆新理念獲獎者也有相當一部分寄來了自己的稿件。當然不是全部,有些作者還在觀望,有些則是沒有時間。
讓張潮感到很可惜的是馬伯慵“超齡”了,如果他能給《青春派》供稿,那麼估計會吸引不少他的網絡粉絲。
其中引起比較大爭議的是年紀最小的獲獎者李睿超,他寄來的是一個叫做《廟語》的作品,通篇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隻是一座寺廟裡一對法號是澈丹和空舟的師徒妙趣橫生的對話,比如:
【“師父,我每次午覺醒來都覺得頭沉。”
“你執念太重。”
“那怎麼辦啊?”
“……以後就彆午睡了吧。”】
這樣的對話李睿超寫了十幾則。
《新芽》的兩個編輯堅持認為這不算作品,頂天了算是qq空間裡的心情日記。
馬伯慵則認為這些作品讀來非常有趣,可以平衡《青春派》雜誌偏嚴肅的風格,是不可或缺的調味劑。
張潮看完以後,親自給李睿超打了個電話,告訴他如果每個月都能寄來這麼多則的《廟語》的話,自己就給他開連載。
年輕的李睿超連聲答應。於是張潮問他道:“你這個作品最好搭配一個有意思點的筆名……你有筆名嗎?”
李睿超想了半天,道:“這是第一次發表作品,還真沒有想過。”
張潮沉吟片刻道:“你寫的師徒對話,頗有一些荒誕不經的味道,所以你的筆名就叫做,就叫做……”
李睿超在電話那頭伸長了脖子。
“就叫做李荒誕吧!”
李睿超無奈地道:“……好……好吧……”
張潮樂道:“好了,不開玩笑了。那把荒誕裡的荒字去掉吧。”
李睿超這才高興地道:“好!”
敲定了《青春派》創刊號的一些大事以後,張潮又把注意力轉向了馬伯慵的《風起隴西》。最近他已經把整部寫完了,總共近30萬字,張潮零零碎碎地看了三天才看完。
馬伯慵有些緊張地問張潮道:“寫得怎麼樣?”
張潮道:“整體而言很不錯……但是有硬傷。”
馬伯慵神色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