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去年的兩部戲,他如今的片酬也漲了不少。
拍攝越王勾踐時,2000一集,少年楊家將5000一集。
而在大明劇組,他拿的卻不多。
張梨給了他一個打包價,一萬塊。
對此陸遠沒有任何意見,因為他聽聞劇組絕大多數演員的片酬都降了些。
畢竟張梨的名頭擺在那,有的是人擠破腦袋想簽約,競爭變得激烈,片酬自然也就低了。
陸遠戲份本就不多,能拿到一萬他已經很滿足。
在劇組入住的酒店,陸遠第一次見到了編劇劉合平。
一手夾著煙,一手端著茶,身材消瘦,長相頗為嚴肅。
操著一口濃重的湘省口音,讓他整個人柔和了許多。
對於劉合平這個人,陸遠了解有限。
隻知道他寫過雍正王朝,李衛當官,在曆史類編劇中地位很高。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有過交流後才發現,這人看著嚴肅,其實特和善。
即使麵對陸遠這種名不經傳的小演員,也沒有任何不耐煩。
那天陸遠在翻閱嘉靖年間曆史資料時,劉合平突然出現在他身後。
抽著煙,漫不經心地問了句:“你在看什麼?”
陸遠回答:“嘉靖年間的曆史資料。”
隨後劉合平告訴陸遠不要再看了,記下的最好也統統忘掉。
見陸遠不解,他解釋道。
“每本書的作者對曆史裡的人物理解是不同的,但是在劇組拍攝的時候,所有演員必須統一認識,因此不要再讀劇本以外的文字。”
陸遠又問:“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怎麼辦?”
劉合平笑了笑,一臉褶子,特自信地說:“找我!”
陸遠記下了。
劇組開機前的工作是忙碌的,每天試妝也是極其認真細致,一天就試一兩個人。
頭套是反複試的,要求發際線由疏至密,自然而不呆板。
服裝的要求是所有的宦官人員以及家眷,衣服必須是滾邊的,精致的,顏色和圖案以及質地必須是符合那個年代。
這一點,陸遠迄今待過的古裝劇組,都沒有比《大明》做的更好。
劇組的庫房隨時為演員開放。
演員隨時可以進去看,去選,去要求,去挑剔,隻要伱把東西用在戲上,道具組不會嫌麻煩。
劇組的工作間陸遠去過多次,裡麵貼滿了試妝照片,用的是最大尺寸的印相紙,滿滿的四壁。
導演張梨經常帶著大家看試裝效果,提意見,做調整。
有時候僅僅是一個發式都能爭吵半天。
為了讓這部劇更加符合年代,劇組眾人對細節的要求堪稱苛刻。
這些都隻是開機前的準備。
“陳老師!”
從酒店出來,遠遠的瞅見陳保國,陸遠連忙上前打過招呼。
陳保國看了他一眼,隻是輕微的點點頭,然後就離開了。
陸遠頗為不解,怎麼忽然變得有些冷漠。
他開始尋思,是不是哪裡做的不對,讓陳保國對他產生了意見。
可接下來的幾天,他發現不僅僅是陳保國,整個劇組的演員都有些不正常。
不論是說話,還是吃飯,或是做事,都顯得過於安靜。
哪怕是熟人間碰到了,也隻是點個頭,微微一笑,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整個劇組顯得極為壓抑。
陸遠觀察了許久,才發現原因所在。
貌似劇組所有演員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裡,在打磨著心裡的那個角色,嘗試著入戲。
拍攝從進組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
(本章完)